优服务 强管理 重创新 柳州市优化营商环境招投标指标连续两年获得优秀
信息来源:柳州市行政审批局 发布日期:2023-07-25 10:00 【字体:小中大】
2022年广西壮族自治区营商环境评估中,柳州招标投标指标以95.49分的优异成绩位列全区第3位,连续两年获得优秀。来之不易的荣誉背后是柳州市深化“放管服”改革,实施“互联网+大数据+交易”的努力。近年来,我市始终把优化营商环境作为“生命工程”,全心全意做好监管、服务,打造“红色引擎 阳光交易”服务品牌,在激发市场活力,切实减轻企业负担上取得显著成绩。
一、“不见面交易”服务升级,企业幸福感可持续
一是全流程电子化招投标打通“最后一公里”,实现市场主体“零跑动”。电子合同功能上线,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中标人在数智化监管下,在线完成电子合同签订,合同签署高效高质,全程可溯可查。
二是开评标场所大改造,“不见面开评标”全面进入新时代。打造标准化不见面网上开标直播大厅、“开标直播舱”和“不见面评标”创新基地。应用“开标直播舱”,满足不同类型的多个项目“同处一室”同时进行开标直播的需求,进一步提升场地使用效率和开标效率,营造出更加公正、便捷的交易环境。创立“不见面评标”基地,以分散独立卡位式评标的新模式,有效破除“人情标”“讨论定标”的评标乱象。
三是远程异地评标常态化合作机制建立,实现房建市政、交通、水利等项目“多区域常态化合作”。2022年先后与区内13个地市交易中心完成远程异地评标项目131宗,远程异地评标“朋友圈”进一步扩大,项目数量同比增长近7倍。
四是“AI客服机器人”上岗,7x24h全天候值班,服务不打烊。依托人工智能技术,对企业询问的内容进行准确识别、智能分析、自动调取,“秒问秒答”,让企业遇到问题一刻不用等。
二、多措并举解决资金难题,企业获得感更实在
一是保证金退还“闹钟”设定,保证金退还时限压缩至48小时内,最大限度缩短保证金滞留时间,切实减少了企业资金占用时间。“管家式”服务启用,每日对保证金的退还情况进行核对,不断提质增效,切实保障各投标人的合法权益。
二是建立积压保证金清退机制,多渠道高效能开展积压保证金清退工作。规范保证金管理,对于符合退款条件的投标保证金,主动通知并督促相关主体尽快办理保证金退款手续,持续加快退款进程,促进实体经济发展。2022年累计清退积压保证金本息共计162.95万元。
三是金融服务专栏上线,切实解决中小微企业投标难、融资难的问题。推进投标电子保函应用,进一步拓展电子保函覆盖范围,实现电子保函在线办理、在线提交、在线核验、在线申请理赔等服务功能。搭建各类金融服务桥梁,方便投标人获取中标贷、小额贷、惠企贷等金融贷款信息,帮助投标人走出中标后面临的阶段性融资困境。
三、交易规范化监管智能化,企业安全感有保障
一是通过现场管理系统进行全流程见证服务,助力实现全链条智慧监管。通过对接视频监控系统、录音电话系统、门禁系统,汇集实时数据分析,构建汇集交易过程见证、开评标现场管理、异常行为分析预警和出证服务的立体化全景化智能化的见证服务体系,向各行业监管部门提供异常行为数据,为项目阳光交易保驾护航。
二是全面清理设置非必要条件排斥潜在竞争者行为。组织市、县级共30个行业监管部门开展自查清理行动,防止滥用行政权力排除和限制竞争的行为。开展“双随机、一公开”专项抽查及公共资源交易联合督查,严厉查处非必要条件排斥和限制竞争等行为,2022年共督查进场交易项目69个(其中房建市政类项目48个、公路类项目9个,水利类项目6个、园林绿化类项目6个),进一步规范招标人、招标代理机构等市场主体行为。
三是制度机制逐步完善,筑牢风险防控“防火墙”。常态化开展交易流程风险排查。针对风险环节采取了建立制度机制、实行封闭式管理、签订保密协议等防控措施。规范公共资源交易工作流程,制定《信息化设备巡检制度》《开评标视频管理制度》等内控机制,进一步扎牢制度的笼子。围绕规范市场主体交易行为,新建、修订和完善《开评标区管理规定》《公共资源交易见证负面清单》等相关制度,加强公共资源交易活动的现场管理。
四是破除市场隐性门槛壁垒。组织市、县级32个行业监管部门梳理招标人备案时需向项目行业监管部门提供的前置要件及材料,完善分类统一的招标备案制度规则,实现交通、水利、园林绿化三大类别项目市县两级行业监管部门备案材料统一、流程统一、时限统一。梳理出招标人、投标人等交易主体的183项禁止行为,实现当事人负面行为“一单尽列”,做到“寓监管于服务、服务中强监管”,清除隐性门槛和壁垒,确保交易全过程公平公正。
五是开启投诉监督“绿色通道”,搭建投诉异议“高架桥”。在市公共资源交易服务中心网站公布投诉监督电话和各项投诉异议办理指南,定期转发违法违规评审专家和代理机构的处罚信息公告,积极引导招标投标活动当事人和利害关系人按照法定程序维护自身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