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起

返回顶部

返回顶部

展开

关于数字政务适应老龄化需求的建议

信息来源: 民盟柳州市委 发布日期: 2021-01-13 09:28 【字体:


近日来老年人冒雨交医保,却被告知不收现金;行动不便却必须到银行做人脸识别,只能由家里人抱起来刷脸等种种事件登上微博热搜,引发群众热议。数字化政务的使用使老年人成为新时代的“弱势群体”。究其原因,老年人与数字政务不匹配主要有三个方面:不敢用、不能用和不会用。

不敢用即老年人因自身特点、思想观念和知识结构等原因,对新生事物不易接受,且因网络诈骗的新闻时有出现,使其对使用电子政务服务有所抗拒。

不能用是一些APP、相关服务软件的设计过于复杂、繁琐,不利于老年人进行操作。

不会用是指老年人因老龄化的特点,学习使用智能手机的过程较慢,且年轻人难以耐心教授。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有关数据,2019年底,中国60周岁以上人口占总人口比例为18.1%。我国已经迈入老龄化社会。而目前我国政务环境大改革,“互联网+政务服务”的全面铺开,更不该将老年人排除在外。国务院于2020年11月24日印发了《关于切实解决老年人运用智能技术困难的实施方案》,聚焦老年人日常生活涉及的出行、就医、消费、文娱、办事等七类高频事项和服务场所,提出了具体举措和要求。

现就柳州市如何开展数字政务服务适应老龄化需求,提出以下建议:

一、促使老年人“敢用”。一是对于“互联网+政务服务”的软件设计,尽量整合部门,化专为统,用统一的服务平台提供服务,减少老年人因选择繁琐而产生的认知障碍;二是大数据等有关信息化部门要保障信息安全,规范智能化软件、产品在服务中的信息收集、使用等活动;三是各提供服务的部门和监管部门要做好服务后的回访和督查,确保服务已经落实到位。

二、推动老年人“能用”。一是不断优化“互联网+政务服务”平台的应用,通过数据共享等方式,让“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同时开发老年群体定制服务或简化软件应用的繁琐性,用“傻瓜式”填报、勾选信息或“扫描脸部”的方式完成服务的申报,便利老年人网上办事;另外不要对数字政务进行“一刀切”的考评方式,要保留老年人熟悉会用的传统服务模式,设置必要的线下办事渠道,并尽力向基层延伸,为老年人提供线下的便利服务模式。

三、帮助老年人“会用”。一方面可以根据老年人的高频需求,采取上门办、预约办等多种线下服务活动;另一方面可以开设电子政务系统、软件应用的培训班,并将培训班下沉到基层,由街道、社区等一线工作人员对老年人开展电子应用培训和帮助,使老年人真正融入进“数字化”社会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