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柳州市卫生健康工作新闻发布会——解读《柳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信息来源:柳州市人民政府新闻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2-07-27 11:55 【字体:小中大】
今年,《柳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出台,设立了新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具体有哪些内容?7月27日上午10:00,柳州市卫生健康委召开2022年柳州市卫生健康工作新闻发布会,解读《柳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以及通报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三年试点总体情况。
【10:00】发布会正式开始
出席发布会的有: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 覃映雪
市卫生健康委规信科科长 谭笼文
市卫生健康委老龄科科长 陈忠东
市卫生健康委疾控科副科长 黄 翔
市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科副科长 陈海雁
市卫生健康委宣教科科长姚建光主持发布会
【10:10更新】
市卫生健康委党组成员、副主任覃映雪解读《柳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和通报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三年试点总体情况。
解读《柳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
(一)规划编制的目的
为贯彻落实《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和《“健康柳州2030”规划》要求,科学确定“十四五”时期柳州市卫生健康事业的发展目标和主要任务,市卫生健康委牵头组织编制了《柳州市卫生健康事业发展“十四五”规划》,报市政府审定后实施,是“十四五”时期柳州卫生健康工作的行动纲领。
(二)规划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规划文本共五章26节。紧紧围绕“十四五”建立优质高效整合型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加快推进卫生健康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作出总体部署和统筹安排。
1.发展基础和发展目标
(1)“十三五”的主要发展成果。
一是居民健康水平持续提升。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8.1岁。孕产妇死亡率6.19/10万,婴儿死亡率2.69‰,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4.46‰,持续保持在低位。
二是医疗资源要素不断优化。每千常住人口医疗卫生机构床位数6.71张,每千常住人口执业(助理)医师3.02人,每千常住人口注册护士4.07人,居于全区前列。市属医疗机构高级职称人才达2547人,其中博士学位177人,在读博士118人,高学历人才数量位居全区地市第一。
三是健康扶贫取得决定性胜利。全面消除乡村地区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空白点”,有效解决43.35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障问题,助力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
四是医药卫生体制综合改革持续深化。加快推进公立医院综合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全面取消药品和医用耗材加成,公立医院医疗服务收入占比稳步提高。深化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在全区率先推行DRG付费改革。加快医联体建设,稳步推进分级诊疗,基本实现“大病不出县,小病不出乡”。
五是公共卫生体系不断完善。重大疾病、传染病、地方病、职业病防治能力进一步增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取得重大战略成果,常态化疫情防控机制不断健全。
六是中医药服务网络不断健全,100%的社区卫生服务机构和乡镇卫生院能提供中医药服务。建成一批临床诊治能力达到全区同行业领先水平、示范带动作用显著的中医民族医重点专科。
七是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以优质服务为引领,稳妥实施全面两孩政策,人口出生率保持在12‰左右,出生政策符合率稳定在95%以上,性别比保持在107左右。
(2)“十四五”发展目标
总体目标:到2025年,建立健全区域协调、城乡一体、医防协同、中西医并重的优质高效卫生健康服务体系,人人享有更加公平可及、综合连续、经济有效的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公共卫生应急管理能力显著提升,覆盖全生命周期的医养健康产业体系不断完善,人民身心健康素质明显提高,健康柳州建设取得显著成效。
具体目标:
一是健康水平稳步提升。到2025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左右,健康预期寿命同比例提高;婴儿死亡率、5岁以下儿童死亡率、孕产妇死亡率继续保持低位水平;重大慢性病过早死亡率预期控制在15%以下。
二是健康生活环境得到有效保障。居民健康素养水平达到25%;全民健身、控烟等工作持续推进,城乡居民国民体质测定合格比例达91.5%以上。
三是健康服务能力显著增强。卫生健康资源配置保持在全区前列。到2025年,每千常住人口医疗机构床位数达到7.9张、执业(助理)医师数达到3.46人、注册护士数达到4.61人,城乡每万人口拥有全科医生数达到4人,各项重点指标继续保持全区前列。医疗卫生服务体系更加完善,优质医疗服务供给能力稳步提升,构建有序的就医和诊疗新格局。医养融合、普惠托育服务体系得到加强。
四是医疗保障水平明显提升。职工和城乡居民医保政策范围内报销比例分别提高至85%和70%以上,个人卫生支出占卫生总费用比重控制在27%左右。
五是逐步建立体系完整、结构优化的健康产业体系,健康服务业总规模预期达到500亿元以上。
2.主要任务
一是全面推进健康柳州建设。树立“大卫生、大健康”理念,深入实施健康中国行动,加强健康促进与教育,倡导文明健康绿色环保生活方式,加强职业健康保护,加强伤害预防与干预,开展新时期爱国卫生运动。
二是构建强大公共卫生体系,提高风险防范处置能力。要加强专业公共卫生机构建设,强化基层和医院公共卫生责任,完善妇幼健康服务体系建设,加强卫生应急体系建设,强化卫生应急核心能力建设,推进卫生应急知识技能普及化,加强重大疾病和传染病防治,强化疫苗预防接种,强化慢性病综合防治,完善精神卫生综合管理机制,提升食品安全监测评估能力。
三是保障重点人群健康。坚持计划生育基本国策,推动实现适度生育水平,加强婴幼儿照护服务体系建设,提高妇幼健康服务水平,促进儿童和青少年健康,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大力加强医养结合发展水平,巩固拓展健康扶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四是构建优质高效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进一步明确医疗服务体系架构和功能定位、统筹医疗卫生公共资源的均衡发展和合理布局、提高医疗服务质量和服务能力、优化医疗服务模式、加快卫生健康信息化建设、增强基层“网底”服务能力。
五是提升中医药服务能力。要进一步完善中医药服务体系建设、提升中医药医疗服务能力、加强中医药壮瑶医药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中医药科研创新和转化、加强中西医结合、探索中医药健康养老服务、加强中医药相关产业发展。
六是全面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建立健全现代医院管理制度,坚持公立医院的公益性,完善医院内部管理,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实施城市医疗集团试点建设,持续强化医疗联合体建设,建立更加完善的分级诊疗体系。深化医疗保障制度改革,强化药品供应保障能力。提升卫生健康综合监督执法能力。
七是加强卫生人才队伍建设。加强人才要素支撑保障,推动高层次人才以及急需短缺人才队伍建设,完善人才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
八是推动健康产业转型升级。促进社会办医健康规范发展,培育发展健康服务新业态,加快医药和健康用品制造业提质升级,推动健康产业多业态融合发展。
3.保障措施
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大财政投入保障、强化部门协同、加强监测评估、积极宣传推广等五个方面,提出了保障规划落实落地的政策措施。
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三年试点总体情况
2018年底柳州市成为全国首批、广西唯一的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试点城市。2019-2021年期间我市积极按照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试点工作要求,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作为“平安柳州”建设的重要内容,致力打造成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标杆,在试点过程中,我们坚持做足“规定动作”与鼓励探索“地方特点”相结合。以村(社区)为单位,心理咨询室或社会工作室建成率达89%;100%中小学及高校设立心理辅导室,并配备专兼职教师;100%精神专科医院设立心理门诊以及70%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开设心理门诊;50%以上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为员工提供了心理健康服务;打造了2条心理热线(分别设在广西脑科医院、柳州市心理卫生协会),建立24小时公益心理援助平台;建立了柳州市心理危机干预救援队;建立了2447人的心理卫生人才库,完成了国家每年下达的重点工作任务指标。
(一)完善筑牢,构建两项机制体系
一是完善社会心理服务组织领导框架体系。下发了试点方案,成立了领导小组、专家组,召开了启动会、推进会、协调会,开展了多部门调研和科普“四进”宣传。二是夯实基层心理服务网底体系。全市10个县区、2个新区,118个乡镇街道均建立了精神卫生综合管理小组,定期召开协商会议和交换相关信息。全市共有精神专科医院或开设有精神科的综合医院11家,其中市区5家县级6家;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社区康复中心1家,基层医疗机构128家,基本构建了市、县、乡三级精神卫生医疗机构服务网络。
(二)部门联动,建成三个重要体系
市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协调各成员单位,加强部门联动,整合现有资源,重点完善三个重要体系。一是建成受害未成年人救助体系,实现“检、警、医”的同步联动。二是建成贫困未成年人服务体系。团市委联合民政、检察、法院等部门在学校、社区、机关等场所建立12355基层工作站,为未成年人提供面询式的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服务。三是建成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体系。市委政法委、公安、卫生健康、民政、残联等部门加强联动,齐抓共管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综合管理,严重精神障碍患者肇事肇祸案件减少。
(三)打造亮点,突出三个重点部门
各部门各司其职,针对本系统特点打造系统、部门亮点,公安、教育、工会等作为重点部门,从能力增强、质量巩固、水平提高等方面着手,取得成效。公安部门率先在全区打造“市局—分县局—基层所队”三级心理健康服务网络,将心理服务送到“最后一公里”,满足基层民警的心理服务需求。教育部门在我市乡镇中心校以上学校均设立了专门心理健康辅导室,中小学乡镇中心校以上中小学校每校至少配备了1名专职心理健康教育教师,高校基本按要求配备具有从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专业资质的心理专业教师。总工会把关注职工心理健康作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有效抓手,探索形成了“1234N”服务机制,即一个平台、两支队伍、三级网络、四项服务、N个阵地。
(四)心理抗“疫”,试点成果得到检验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后,我委第一时间将心理健康服务纳入到疫情防控工作中。根据疫情防控不同阶段、不同人群开展全方位的心理服务,心理服务体系建设有力地推动了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疫情发生以来,柳州市未发现因疫情防控导致的重大精神卫生事件,试点成果得到了检验。
【10:25更新】答记者问环节
●中新社记者:相较以往,本次“十四五”规划有哪些明显特点?
市卫生健康委规信科科长 谭笼文:
主要特点有三个:
一是更加聚焦推动“大卫生、大健康”政策格局形成。在规划编制过程中,始终坚持“大卫生、大健康”理念,立足提供全方位、全周期的健康服务,坚持预防为主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把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推动将健康融入所有政策。聚焦影响人民健康的重大疾病和主要问题,推进实施健康中国行动,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完善国民健康促进政策,创新社会动员机制,健全健康教育制度,从源头上预防和控制重大疾病,实现从“以治病为中心”向“以健康为中心”转变。
二是更加聚焦优质医疗资源扩容下沉。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优质医疗卫生服务均衡布局,促进城乡、区域卫生健康事业协调发展。对照自治区提出的“十四五”时期健康广西建设主要指标,我市指标都提出了不低于或优于自治区指标的目标值,力争在“十四五”期间卫生健康事业发展水平继续保持在全区前列。统筹公立医院主导和高质量发展要求,合理增加床位规模,优化床位结构,提高床位质量。通过举办分院、设置新院区、提等升级等方式新增优质医疗资源,加大相应资源投入。持续提升县级医院服务能力,推动县医院进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推动市级优质医疗资源向县域下沉。实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提升工程,推进乡镇卫生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达到国家基本标准,支持一批能力较强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达到国家推荐标准,推动一批乡镇中心卫生院建成县域医疗次中心,支持一批符合条件的乡镇卫生院或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开展社区医院建设。
三是更加聚焦构建强大的公共卫生体系。坚持问题导向、补齐短板,着力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强化医防协同。坚持重心下移、资源下沉,强化基层公共卫生体系和提升服务能力。加强公共卫生防控救治能力建设,完善全市协同的传染病救治体系,实现市、县传染病医院或综合医院传染病区全覆盖,推进医疗机构、乡镇卫生院、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发热门诊(哨点)标准化建设。
●广西日报记者:刚刚听了介绍,我们了解到柳州市在全国社会心理服务体系三年试点工作中做出了很多努力以及取得了较好的成绩,我现在想了解,下一步咱市卫生健康委或者柳州市将怎样去巩固和拓展该项工作呢?
市卫生健康委疾控科副科长 黄翔:
一是加强与相关部门的沟通,探索加强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的保障政策和激励措施以及社会心理服务疏导和危机干预规范管理措施。通过政策引导和项目支持,培育发展医疗机构、社会心理服务机构和心理健康志愿组织,为公众提供专业化、规范化服务。
二是继续加强柳州市心理危机干预队伍建设,明确队伍成员和职责任务,强化培训、指导和演练,力争打造一支召之即来,来之能战的心理危机干预队伍。
三是持续关注重点人群心理健康服务,继续加强科普宣传教育,提高广大群众对心理健康服务的重视度和知晓率,满足不同人群、不同时期公众对心理健康服务差异化的需求。
●南国今报记者:现阶段人口老龄化形势严峻,柳州市老龄化社会状况如何,各年龄段老年人分别有多少?医养结合开展情况怎么样?怎么有效解决“医养结合”问题?
市卫生健康委老龄科科长 陈忠东:
据柳州市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公报数据,我市60岁及以上人口占17.19%,65岁及以上人口占12.44%,已接近65岁以上老年人达到总人口14%的深度老龄化程度。
为了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一直以来,柳州市按照国家和自治区老年健康服务体系建设总体要求,以深化居家和社区医养结合为重点,构建“预防、治疗、照护”三位一体老年健康服务模式。截至2021年底,全市共有医养结合机构14家、服务人员1225人、总床位5459张。此外,还支持有条件的养老机构申办医疗机构,推动医疗机构开展养老服务,推广中医民族医与养生养老相结合。
此外,市卫生健康委近年在满足老年群体多层次多样化医疗健康服务需求上也做出诸多努力。如持续推进分级诊疗改革,形成“健康进家庭、小病在基层、大病到医院、康复回社区”的新格局。建立具有柳州特色的全科、专科和专家新型家庭医生团队服务模式及“互联网+医疗健康”服务模式,不断完善老年健康服务体系,老年人健康服务水平不断提升。
●柳州日报记者:目前,三孩政策已经落实落地,但是许多群众面临着没有人带小孩的难题,“照料难”成为“不敢生”的重要原因。那么,咱市卫生健康委在0—3岁托育服务方面有什么动作来缓解这样的难题吗?
市卫生健康委人口家庭科副科长 陈海雁:
近年来,柳州市多措并举,持续推动托育服务工作走深走实,截至目前,全市共可提供托位10799个(含幼儿园托班),已入托8262人,入托率76.5%,全市千人口托位数2.6个。
一是健全完善托育服务政策体系。成立了市、县级促进3岁以下婴幼儿照护服务发展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将托育服务纳入柳州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卫生健康“十四五”规划等,制定“一老一小”整体解决方案统筹推进。
二是逐步扩大托育服务供给。将托育服务用房建设要求纳入土地出让合同,实施新建住宅小区与配套托育服务设施“四同步”。2021年柳州市成立市属国有企业资产梳理盘活工作专班,将托育服务用房纳入资产盘活的重要内容。支持社会力量发展普惠托育服务,2019-2022年全市获普惠托育项目立项11个,新增普惠托位945个。
三是开创“医育结合”服务模式。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指导托育机构开展儿童保健、疾病预防控制等服务,以妇幼保健机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依托,建设集“医、教、育”三位一体的托育服务机构,截至目前,柳州市已有市妇幼保健院、潭中人民医院等4家医疗机构开展托育服务。
四是强化托育服务综合监管。建立市、县联动的托育服务综合监管制度,卫生健康行政部门牵头会同教育、市场监管、消防等部门不定期开展督导检查。依托妇幼保健机构儿童保健专业资源,统筹建设市县两级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开展育儿评估、照护指导、人才培养、科普宣教等服务,截至目前,柳州市已建成1个市级、挂牌成立7个县级婴幼儿照护服务指导中心。
【10:35更新】
发布会到此结束,更多资讯请关注《在柳州》首页报道。
(编辑:黄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