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诚信社会 你我共建】诚信小故事:季札挂剑徐君墓
信息来源:文明江源 发布日期:2025-04-15 09:22 【字体:小中大】
春秋时季札挂剑徐君墓,使其诚信高风传颂千古。这个广为人知的故事,发生在今聊城市阳谷县张秋镇,现有“五体十三碑”等文物留世。
季札是吴国国君的公子。有一次,他出使鲁国时经过了徐国,于是就去拜会徐君。徐君一见到季札,就被他的气质涵养所打动,内心感到非常的亲切。徐君默视着季札端庄得体的仪容与着装,突然,被他腰间的一把祥光闪动的佩剑深深地吸引住了。在古时候,剑是一种装饰,也代表着一种礼仪,无论是士臣还是将相,身上通常都会佩戴着一把宝剑。季札的这柄剑铸造得很有气魄,它的构思精巧,造型温厚,几颗宝石镶嵌其中,典丽而又不失庄重。只有像延陵季子这般气质的人,才配得上这把剑。徐君虽然喜欢在心,却不好意思表达出来,只是目光奕奕,不住地朝它观望。季札看在眼里,内心暗暗想道:等我办完事之后,回来一定要将这把佩剑送给徐君。为了完成出使的使命,季札暂时还无法送他。
怎料世事无常,等到季礼出使返回的时候,徐君却已过世了。季礼来到徐君的墓旁,内心有说不出的悲威与感伤。他望着苍凉的天空,把那把长长的剑挂在了树上,心中默默地祝祷着:“您虽然走了,我内心那曾有的许诺却常在。希望您的在天之灵,在向着这棵树遥遥而望之时,还会记得我佩着这把长长的剑向你道别的那个时候。”他默默地对着墓碑躬身而拜,然后返身离去。
季礼的随从非常疑惑地问他:“徐君已经过世了,您将这把剑悬在这里,又有什么用呢?”季子说:“虽然他已经走了,但我的内心对他曾经有过承诺。徐君非常地喜欢这把剑,我心里想,回来之后,一定要将剑送给他。君子讲求的是诚信与道义,怎么能够因为他的过世而背弃为人应有的信与义、违弃原本的初衷呢?”
自古以来,圣贤一再地教诲我们,高迈的志节往往是表现于内心之中。就像季札,他并没有因为徐君的过世而违背做人应有的诚信,何况他的允诺只是生发于内心之中。这种“信”到极处的行为,令后人无比地崇敬与感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