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州市深入推进信用体系建设 着力优化科技创新领域营商环境
信息来源:柳州市科技局 发布日期:2024-10-18 16:30 【字体:小中大】
近年来,柳州市以成功入选全国第四批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示范区为契机,发挥典型示范引领作用,建立健全科技领域信用体系和工作机制,优化科技营商“软”环境,增强创新发展“硬支撑”,为科技创新塑造发展新优势保驾护航。2023年,柳州市营商环境评分位列全区第三,创新指标排名全区第二。目前我市已初步形成涵盖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24家,自治区级专精特新中小企业151家、创新型中小企业315家的优质中小企业梯度发展体系,柳工机械、上汽通用五菱等16家企业上榜广西2023年高新技术企业百强榜单,5家企业入选2023年广西创新能力十强企业名单。
一、做优机制建设,建立健全科技领域信用标准体系
一是建立科学公正的分级标准体系。出台《柳州市科研诚信管理实施办法(试行)》,制定柳州市科研信用评价标准,对科研活动相关责任主体遵守承诺、履行约定义务、遵守科技界公认行为准则的能力和表现进行客观记录与公正评价,将信用等级划分为AA、A、B、C四级,实施分级分类监管。二是建立守信激励和失信惩戒机制。建立守信“红名单”失信“黑名单”奖惩机制,AA级列入守信“红名单”,C级列入失信“黑名单”。对列入“红名单”的企业,在市科研活动中给予重点支持、优先便利及向上推荐;对列入“黑名单”企业,采取重点审查、重点监督,限制或禁止其参与政府组织的各类科研活动及享受财政资助和优惠。2023年以来,积极组织企业向自治区科技厅申报“广西科技重大专项‘尖峰’行动项目”81项,其中40个项目获立项公示。三是建立信用信息动态更新机制。建立常态化信息收集管理机制,加强信用信息数据归集共享,定期更新企业守信情况,动态调整名单,对列入守信“红名单”的各类责任主体,发生失信行为的应及时移出守信“红名单”,并及时督促其做好信用修复工作。2023年以来,对16家单位进行信用修复,责成退款346.5万元。
二、做严全程监管,构建完善科技信用监管闭环机制
一是推行科研诚信承诺制度。把诚信承诺要求和科研信用评价贯穿科技计划项目全过程,组织辖区范围内科技企业签订《柳州市科研诚信承诺书》,营造诚实守信的良好氛围,2024年上半年,共有229个申报项目涉及的单位及项目负责人签署了科研诚信承诺书。二是强化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运用。将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应用于科技管理领域,今年以来,对1668家国家公共信用综合评价结果为“差”的企业进行深入梳理,其中有6家曾经获得过市科技项目财政经费支持,市科技局对其开展及时分类处置及干预管理,督促其修正失信行为并予以警示。三是构建全流程全覆盖闭环管理体系。聚焦异常科技项目问题久延未解、财政科技经费未能及时追回、不利于依法加强小微企业创新主体地位等瓶颈问题,构建纪检监察、审计、司法、行政、专项整治与科技监督诚信一体化推进的联动机制。2023年以来,联动排查了241个自治区科技项目和723个柳州市科技项目,并在全区率先开展异常项目司法处置改革,共同发力解决科技项目管理与处置难题,联动机制做法获得自治区科技厅表扬。
三、做实信用服务,强化信用服务市场主体能力建设
一是搭建科研信用与服务协同平台。搭建数字化信息服务平台,设置一套有效的企业成长性评价体系,形成量化的、分层的企业画像,衡量区域科技产业整体发展状况及科技金融发展水平。同时,在平台设置“科技金融”板块,实现科技金融政策发布、产品发布以及优良信用科技企业的政银企有效对接,有效解决“银、企”信息不对称、信用融资困难、贷款手续繁杂等问题,缓解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状况。二是建立科技金融特派员服务体系。在全市范围内银行、保险机构、信贷机构等金融机构征集聘任91名科技金融特派员,将科技金融特派员名单向各县区、开发区科技部门及科技型企业推送。各县区、开发区根据企业需求,联合科技金融特派员入园入企开展科技服务工作,力求为信用良好的科技企业拓宽金融渠道,切实解决企业金融问题。三是面向企业打造信用应用新场景。积极探索科技立项申报“绿色通道”、“容缺受理”、“免申即享”、“便民惠企”、“可视化工程”等各种信用机制改革,放大守信红名单、失信修复等措施的改革综合效应,以信用信任制为基础构建“极简审批”模式,推动科技立项审批流程创新性重塑,让企业和科技人员办理业务更方便更快捷更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