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政办〔2023〕66号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
信息来源:柳州市人民政府网站 发布日期:2023-12-12 10:00 【字体:小中大】
柳政办〔2023〕66号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委、办、局,柳东新区、阳和工业新区(北部生态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已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2月5日
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
“十四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要树立大食物观,构建多元化食物供给体系。森林作为“粮库”蕴藏着丰富的食物,以油茶为代表的木本油料发展潜力巨大。
林业产业是国民经济重要的基础产业,对“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做出了最生动的诠释。油茶产业作为林业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加快油茶产业发展,是保障国家粮油安全、改善人民群众食用油结构和健康水平的战略举措,是推动山区综合开发、提升农民收入水平的重要途径,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具体行动,更是实现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体现和具体实践。
柳州市油茶种植历史悠久,是广西乃至全国的油茶重点产区之一。作为柳州市油茶主要种植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获得“中国油茶之乡”称号,是全国经济林产业示范县,“三江茶油”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重点产品。在油茶产业非常规快速发展政策的高位推动下,柳州市委、市政府提出发挥柳州市工业基因发展优势,借鉴螺蛳粉产业发展经验,探索油茶精深加工发展路径,构建柳州市现代油茶产业发展体系,扎实引领广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为全国油茶产业闯出一条示范引领道路。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关于印发〈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意见》《广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加快特色产业发展 打造柳州油茶精深加工基地 引领广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总体实施方案》《柳州市贯彻落实油茶“双千”计划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等国家、自治区、柳州市关于新时代油茶产业发展战略制定本规划,规划期限2023—2030年。
《规划》总结分析了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背景和发展现状,指出了我国油茶产业发展机遇与挑战,立足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优势,针对产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总体布局、主要任务、重点工程和保障措施,是未来一段时间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的指导性文件。
一、产业发展概况
(一)产业发展背景
油茶是我国特有的木本食用油料树种和优势资源,在我国南方广大丘陵山地有悠久的经营历史和良好的生产基础,为我国食用植物油产量平衡发挥了重要作用。为了促进南方丘陵山区区域经济发展、带动农民增收致富、维护国家粮食安全,2006年12月,原国家林业局印发《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意见》,以推动油茶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充分发挥油茶生态和经济效益;2009年7月,国务院批准颁布《全国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09—2020年)》。随后,各地陆续出台油茶产业发展规划及产业发展意见,油茶产业迎来第一轮快速发展。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保障粮食安全、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全面实施“健康中国”战略的背景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发展油茶产业高度重视,凝聚多重政策红利形成强大合力推动油茶产业新一轮快速发展。2022年5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推进油茶生产工作视频会议决定采取将发展油茶列入林草中心工作、油茶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林长制考核内容等超常规举措确保完成油茶生产任务,将茶油占国内食用油消费的比例由2%提高到5%左右;2022年12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提出在高标准油茶林建设等方面采取一系列措施,推动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相关文件明确提出支持木本油料发展,实施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计划。油茶产业成为实现林业产业现代化、助力乡村振兴的新引擎。
2022年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同志在广西柳州视察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三江县和融水县时,也明确提出柳州要大力发展油茶产业,像柳州螺蛳粉产业一样闯出一条油茶发展工业化道路。结合“十四五”期间我国重点布局油茶产业,大力发展食品、保健品、化妆品、日化用品等新型油茶产品,推进油茶加工副产品循环综合利用的发展背景,柳州市作为广西乃至全国的油茶重点产区之一,油茶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如何在柳州以工业化思维实现油茶产业的高质量发展,打造全国油茶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成为了亟待解决的命题。
(二)产业发展现状
1.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我国油茶产业快速发展。近年来,我国油茶产业规模迅速壮大,良种繁育效果显著,逐步形成以湖南、江西、广西等3个主产省(自治区)为引领,浙江、福建、广东、湖北、贵州等其余省份积极跟进的油茶产业区域发展格局。
(1)产业规模迅速壮大。2012—2021年间,全国油茶林面积从5248万亩增加到6888万亩,扩增31.3%;定点苗圃从517个增加到882个,增长70.6%;定点苗圃面积由7.4万亩增加到9.3万亩,实现增长25.7%;油茶籽产量从173万吨增长到394万吨,提高了127.7%;油茶产业产值由387亿元增长到1920亿元,增长近5倍,年均增速达19.48%。2021年我国油茶生产加工的规上企业数量达到486家。
(2)良种繁育持续推进。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印发《全国油茶主推品种和推荐品种目录》,确定16个品种作为全国主推品种、65个品种作为各省(区、市)推荐品种;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研究所,湖南、江西、广西、福建等地区林业科学研究院均培育出优良无性系,油茶良种壮苗得到广泛应用。
(3)创新能力显著提升。组建成立了国家油茶科学中心、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中国油茶科创谷”,实施了一批油茶科技攻关项目,油茶产业科技支撑保障能力持续提升。生态工程造林、复合生态经营、轻简机械化应用、高效加工利用等一些关键技术研究进展显著。
(4)品牌宣传不断深化。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成立了林业品牌工作领导小组,加快林业品牌建设,支持设立“中国油茶”公众号,发布、宣传国家关于油茶产业发展的最新政策、法规、标准、市场信息、行业新闻等;中国林业产业联合会木本油料分会成立中国茶籽油品牌集群,促进茶籽油质量和价值的提升;我国与泰国相关部门合作成立“中国—东盟国家油茶产业促进中心”,茶油及其衍生品远销国际市场,油茶产业发展空间更加广阔。
2.广西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广西油茶产业迅猛发展。2012—2022年间,广西油茶林面积从458万亩增加到880万亩,扩增了92%,位居全国第三位;油茶籽产量从16万吨增长到45万吨,提升了181%;油茶产业产值从29亿元增加到409亿元,增长近14倍,年均增速达34.18%。2022年,广西已有高产高效油茶示范基地共425个,规模以上油茶加工企业38家。
在产业规模不断扩大的同时,广西高度重视油茶质量提升,通过选育和推广油茶良种,开展油茶种植管理技术宣传和指导、实施油茶低产林改造等措施,使当地油茶产量、质量、种植规模和经济效益都得到了稳步提升。尤其在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后,平均产量大幅提高,油茶产业规模不断扩大。
3.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
柳州市油茶产业稳步发展。柳州市是广西乃至全国的油茶重点产区,2022年末有油茶种植面积77万亩,居广西第三位,茶油产量0.6万吨。“十三五”以来,柳州市油茶籽产量从2.8万吨增长到3.6万吨,提升了29%;油茶产业年总产值从5.1亿元增长到9亿元,增长近76%,年均增速达5.17%;柳州市现有广西三门江生态茶油有限责任公司、柳州苗氏油茶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广西三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规模以上油茶加工企业。作为柳州市油茶主要种植区的三江侗族自治县(以下简称三江县)是广西油茶种植面积最大的县,享有“中国油茶之乡”称号,是全国经济林(油茶)产业示范县。
4.油茶产业存在的问题
虽然近年来我国油茶产业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我国油茶产业重种植、轻加工,扶持政策多以种植为主,加工利用类政策扶持较为薄弱;全国茶油加工主要分布于传统的油茶种植区域且多为以销定产,生产波动性大,受种植“大小年”影响较大;全国还没有产业链分工协作紧密的产业园区,湖南、江西、浙江等地园区大多是油茶产业类企业的简单集聚,企业之间没有形成产业链区域协作关系;茶油等油茶产品市场接受程度不高,尚未大规模进入大众视野,茶油价格偏高,产业综合效益不高。
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也存在一定的问题。种植基地单位面积产量低、效益不高;油茶基地在种植管理、果实采收、山区果实运输、果实脱壳等方面机械化程度不高,导致企业大规模发展油茶种植行业投入大、成本高、管理难度大;油茶产业链短、精深加工能力不足、加工副产物利用不充分,导致油茶企业生产成本高,原料收购价较低,林农种植油茶积极性受挫;油茶种植规模化、标准化、组织化程度不够;茶油等产品宣传力度不够,市场占有量低。
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多为我国油茶产业发展的共性问题,基于柳州市发展现状,如何闯出一条“弯道超车”的道路,探索油茶产业发展的“柳州路径”,破解全国油茶产业发展的困境,是亟需解决的命题。
二、产业发展分析
(一)油茶产业发展机遇
油茶产业正处在新的战略机遇期和黄金发展期,产业发展具备难得的有利条件。
1.国家重视突破产业发展新高度
党中央对发展油茶产业高度重视,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就油茶产业发展作出重要批示指示。2022年1月,时任国务院副总理胡春华同志在广西柳州视察时提出,要像柳州螺蛳粉产业一样闯出一条油茶产业发展工业化道路。
2022年5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把发展油茶列入林草中心工作,采取多种超常规举措确保完成油茶生产任务。2023年1月,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印发《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同时实施好三年行动方案被纳入2023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相关文件和2023年国家林业和草原局重点工作。
“十四五”开局以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央地共建广西现代林业产业示范区,深入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发展理念,实施林业绿色产业高质量发展,打造万亿元绿色林产业。2023年双方签订油茶发展目标责任书,油茶产业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和政策高地。
2.国家粮油安全战略赋予产业新使命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保障粮食安全作出重要指示。长期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粮油生产,极大提高了我国的粮油供应能力。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2021—2022年我国食用植物油消费量约3900万吨,自给率约为30%。2021年木本油料油产量85万吨,仅占国产植物食用油产量的3.1%;消费量占全国植物食用油的2.2%。“十四五”期间,在稳定食用油产量这一基本国策的大背景下,国家林业和草原局提出力争茶油占国内食用油消费的比例由2%提高到5%左右。提高茶油在现有食用油中所占比例,是增强我国食用油生产保障能力、丰富食用油品种、降低我国食用油对外依存度的重要支撑。
据国家统计局数据显示,我国植物食用油原料主要以油菜、大豆和花生为主,按照国家粮食安全工作部署,草本油料作物难以大面积扩种。油茶作为木本油料植物,其种植可以充分利用山区和丘陵地区,不会与粮食争夺土地,符合我国山多地少、粮油有效供给压力大的国情,有利于保障我国粮食安全。
3.生物经济提供产业发展新契机
2022年5月,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十四五”生物经济发展规划》,是我国首部生物经济五年规划,明确要着力做大做强生物经济,到2025年生物经济成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强劲动力,聚焦满足人民群众在医疗健康、食品消费、绿色低碳、生物安全等领域更高层次需求。
进入新世纪以来,特别是受全球新冠疫情的影响,人们对生活质量、医疗健康等高层次需求和期待与日俱增,公众对于生物技术产品和服务的认知度、接受度和需求量也快速增长。油茶是一种集生态修复、食用油、日用化工、精细化工、饲料工业等多功能于一体的树种,通过发展油茶产业推动化工、医药、材料、轻工等衍生产品制造向绿色低碳和可持续发展模式转型,符合生物经济发展要求。
4.消费结构升级注入新动能
随着我国经济的腾飞和城镇化进程的加快,物质得到了极大的丰富,人们的生活水平大幅提升,消费领域不断拓展,消费结构不断改善,消费水平不断提高,健康消费观念正在全社会形成,这将为拉动油茶产业发展提供强劲动能。
2016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卫生与健康大会上提出“要把人民健康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对“健康中国”建设作出全面部署。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要推进健康中国建设,深入开展健康中国行动,倡导文明健康生活方式。人们开始普遍关注一日三餐的饮食文化,更加注重科学营养健康新认知,“少吃油,吃好油”逐渐成为了社会共识。茶油脂肪酸结构合理,不饱和脂肪酸含量90%以上,油酸含量80%以上,亚油酸含量7—13%,不仅有利于身体健康,而且适合中国传统高温烹饪。随着居民生活水平和健康意识的提高,茶油可以满足人们对高级植物油的需求。发展油茶产业有利于丰富优质食用油品种,护航“健康中国”。
(二)油茶产业发展面临的挑战
1.种植快速推进,产销压力大
在国家和各地油茶发展政策驱动和市场引领下,预计到2025年全国油茶种植面积将达到9000万亩,茶油年产量将达到200万吨。目前茶油产品市场尚未培育成熟,销售存在困难。随着油茶种植面积快速扩大,栽培技术不断提高,油茶良种不断成熟,2025年后大面积油茶林进入盛果期,配套加工和市场培育目前仍不明朗,油茶生产加工和销售压力较大。
2.多地竞相发展,竞争压力大
湖南、江西、浙江、福建、广东、湖北、安徽、贵州等重点省份积极发展油茶产业,湖南、江西油茶产业发展体量相对较大,在种植、良种育苗、加工利用、品牌塑造、科研创新等方面均走在全国前列。
表2—1 2021年部分省区油茶产业发展情况
类别 | 全国 | 湖南 | 江西 | 广西 |
油茶种植面积(万亩) | 6887.80 | 2277.50 | 1476.39 | 853.00 |
油茶籽产量(万吨) | 394.24 | 171.64 | 69.81 | 45.48 |
油茶产业综合产值(亿元) | 1919.97 | 688.63 | 416.44 | 409.17 |
广西油茶种植面积占全国种植面积的12%,油茶籽产量占全国油茶籽产量的12%,茶油产量占全国茶油产量的10%,油茶产业产值占全国油茶产业产值的21%,居全国第三位。
2022年,柳州市油茶产业体量位居广西第三,目前仍存在着标准化种植占比不高、研发能力不强、品牌影响力不足、精深加工产业较为薄弱等问题,对比国内油茶产业发展领先地区仍有较大差距,区域竞争力较弱。湖南、江西等油茶主产区产业的快速发展,成为柳州市油茶特色产业发展的巨大竞争和重大挑战,如何找到一条适合的发展路径,实现产业弯道超车是当务之急。
3.消费群体小众,社会认知差距较大
目前茶油的消费量占全国植物食用油的2.2%。一方面是由于茶油本身的特性,原味茶油具有特殊的香气,使得消费群体较为特定,多为处于油茶主产区且有茶油消费传统习惯的人群。部分消费者无法接受茶油特殊的味道,消费群体受到了限制。另一方面是茶油的价格比豆油、菜油和花生油等日常食用油高出了3—6倍,产品定位为保健型高档食用油,主要目标人群是城市中高收入注重保健的消费者,还未走进大众餐桌。
目前,对于茶油内在的保健作用及机理尚不清楚,缺乏深层次的挖掘,茶油的营养价值及保健功能尚未被广大消费者充分了解。通过提高精炼茶油产量、推广普及茶油及其衍生产品等措施,可以拓展茶油市场空间。
(三)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优势
1.油茶种植历史悠久,产业发展潜力大
柳州是广西和全国油茶传统主产区,本地群众有上千年的油茶种植和食用历史。全市2022年末有油茶林面积77万亩,排在广西第三位。三江、融水、融安、鹿寨等4个县列入全国200个油茶生产重点县名单,属国家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中聚焦推进产业融合发展的重点区域。三江侗族自治县是“中国油茶之乡”,也是广西种植油茶面积最大的县,“三江茶油”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和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双料地理标志”。全市现有200亩以上油茶基地128个,其中500亩以上油茶基地42个。全市有规模以上油茶企业3家,有油茶小作坊约230个,油茶籽加工能力约6万吨/年,创建有“桂之坊”“三椿”“侗美仙池”“风雨桥”“程阳桥”“孟江”等茶油品牌,产品包括毛油、粗级油、精炼油、化妆品基础油及茶麸综合利用等。2022年全市油茶籽产量约3万吨,茶油产量约0.6万吨,其中规上油茶企业年销售茶油约0.3万吨,油茶小作坊年销售茶油约0.3万吨。
2.工业基础实力雄厚,产业突破能力强
柳州是广西最大的工业城市、西南地区著名的工业重镇,是面向东南沿海和东南亚的区域性制造业城市,形成了工业门类齐全的产业体系,具有工业厚积优势。不仅重工业熠熠生辉,柳州市的轻工业发展成就也颇为显著,日化、医药、家电等“八大金刚”企业体现了柳州轻工业优秀的基因。柳州工业在国家41个行业大类中涉及33个大类,有充足的工业人才储备,有发展油茶精深加工和研发油茶产业机械的能力。工业文化赋予了柳州开明开放、敢为人先的精神,柳州以“工业基础+工业思维”在众多领域探索和推广了“柳州模式”,创造了一大批“柳州惊奇”。“工业基础+工业思维”使得柳州具有探索油茶产业破局之策的坚实基础。
柳州是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素有“桂中商埠”美誉,处在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西南地区的重点节点上,列入西部陆海新通道重要节点城市和国家物流枢纽布局承载城市建设。柳州被誉为“工业城市中山水最美”的城市,良好的生态条件提供宜居的生活环境,为人才引进、茶旅结合及三产服务业的发展奠定了优越的协作基础。
3.“螺蛳粉”柳州经验,开拓产业发展新思路
柳州创造性地以工业化理念打造产业链的思维,把柳州螺蛳粉从街边小米粉发展为走向全世界的大产业,打造出全国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柳州典范”“柳州标杆”。“螺蛳粉”成功经验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二产带动,产业集聚融合发展,集合各种要素,吸引周边资源和工商资本,形成经营集约化、产品系列化、产业一体化的特色产业;二是推动品牌化,提高螺蛳粉产品品牌认证力度,增强产品附加值;三是以市场化为导向,巧妙利用市场需求,拓宽网络平台销售渠道,创新直播带货运营模式,助推产业快速发展;四是讲好一个故事,强化宣传,打造柳州名片。油茶产业可充分借鉴螺蛳粉产业成功经验,通过二产带动,发展精深加工,形成产业聚集和带动,强化市场导向,推动品牌化,讲好油茶故事,推动全产业链发展,实现油茶从“林产品”向“工业品”的转变。
4.职业教育细分优势,赋能产业人才支撑
柳州市以国家首批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为契机,以“产—教—城”的融合创新实践,整体推动产业、行业、企业、专业、就业深度融合,形成了彰显柳州特色的产教集聚融合新发展格局。目前重点建设了15个现代产业学院,为行业企业输送毕业生近万人,校企联合培养培训生产经营复合应用型人才超过2万人次。柳州的职业教育紧跟产业发展变化,聚焦螺蛳粉等新兴产业开设了系统性、针对性课程,细分优势明显。随着油茶产业的发展,可以在技术和装备研发、人才培育、创新攻关、成果转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方面提供支撑。
5.扶持政策比较完善,油茶产业蓄势待发
柳州市积极贯彻落实中央和自治区关于发展油茶产业的指示和部署,成立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出台市级工作方案,开展了系列工作,已具备发展油茶产业的良好优势。自治区党委、政府明确支持在柳州市打造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出台《关于推进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桂发〔2022〕9号)。在2023年7月份,作为广西代表城市成功申报中央财政油茶产业发展奖补项目项目,是西南地区唯一入围的城市,获得中央财政支持油茶项目资金6亿元、自治区财政资金2亿元,项目实施期5年。得到自治区大力支持,2023年9月在柳州市成功举办了首届广西(柳州)油茶博览会,开展宣传,打造品牌,提升柳州市油茶产业影响力。博览会计划连续在柳州市举办三年。
三、规划依据、原则和目标
(一)规划依据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财政部关于印发〈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林改发〔2022〕130号);
《关于科学利用林地资源促进木本粮油和林下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意见》(发改农经〔2020〕1753号);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办公室关于发布油茶、仁用杏、榛子产业发展指南的通知》(便函改〔2020〕496号);
《“十四五”林业草原保护发展规划纲要》;
《自然资源部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保障油茶生产用地的通知》(自然资发〔2022〕99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实施油茶“双千”计划助推乡村产业振兴的意见》(桂政发〔2018〕52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草原发展“十四五”规划》;
《中共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政府 关于推进新时代林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桂发〔2022〕9号);
《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 广西壮族自治区发展和改革委员会 广西壮族自治区财政厅关于印发广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的通知》(桂林发〔2023〕3号);
《柳州市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印发〈柳州市贯彻落实油茶“双千”计划助推乡村产业振兴实施方案〉的通知》(柳政规〔2019〕32号);
《柳州市林业和园林绿化“十四五”发展规划(2021—2025)》;
《中共柳州市委办公室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加快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柳州油茶精深加工基地引领广西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总体实施方案〉的通知》(柳办〔2022〕28号)。
(二)基本原则
1.储备撬动、创新发展
创新建设茶油储备库(收储中心),收储毛油和茶枯饼,保障加工原料稳定供给,实现长周期生产和规模化经营,降低企业运营成本,提供柳州独有的产业基础,撬动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提升产业竞争力。
2.二产带动、突破发展
以工业化思维推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通过发展二产带动一产,提升三产,以全产业链综合性经营突破我国传统油茶产业以种植为抓手的发展路径,发展新型消费品,闯出一条具有柳州特色的油茶产业发展道路。
3.园区承载、集约发展
以园区为二产突破发展的载体,整合发展要素,建成产业优势明显、配套功能完善、服务优质高效的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充分发挥园区的产业聚集、辐射带动作用,推动油茶产业集群发展,提高油茶产业组织化程度,提升产业发展动能。
4.借势发力,品牌发展
借鉴螺蛳粉产业营销体系构建和品牌塑造经验,借助目前成熟的销售渠道,打造具有特色的柳州茶油区域品牌,引领带动柳州市油茶产业的品牌化和规模化发展,形成油茶产业全产业链综合发展新模式。
(三)规划目标
1.总体目标
到2025年,柳州市油茶全产业链基本形成,初步建立以茶油精深加工利用为主,油茶综合加工利用为辅的现代化油茶产业体系。油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55亿元,完成茶油储备库(收储中心)、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前期筹备工作。
到2030年,柳州市油茶产业链现代化水平显著提高,产业发展深度融合,优质油茶产品供给能力极大提升。油茶产业综合产值突破200亿元,国家级茶油储备库(收储中心)全面建成,创建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成为全国的茶油收储中心、精深加工产品生产中心、研发中心和交易中心。
着力将柳州打造为全国油茶全产业链综合开发样板区、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推动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不断提质增效,维护国家粮油安全和助力乡村振兴的成效不断凸显。
2.主要指标
表3—1 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指标表
类别 | 指标名称 | 2025年 | 2030年 | 备注 |
产业 规模 | 油茶产业综合产值(亿元) | 55 | 200 | 预期性指标 |
油茶种植面积 (万亩) | 105 | 125 | 预期性指标 | |
茶油产量(万吨) | 0.9 | 15 | 预期性指标 | |
茶油储备库 (收储中心) | 完成前期筹备 | 基本 建成 | 预期性指标 | |
1000亩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园(个) | 10 | 15 | 预期性指标 | |
实施水肥一体化面积(万亩) | 16.93 | 20 | 预期性指标 | |
产业 集聚 | 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区 | 完成前期筹备 | 基本 建成 | 预期性指标 |
油茶交易平台和物流中心 | 基本 建成 | 全面 建成 | 预期性指标 | |
产业 创新 | 引进E类(含)以上高层次人才和团队(个) | 2 | 5 | 预期性指标 |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个) | 3 | 5 | 预期性指标 | |
产业 质量 | 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个) | 0 | 1 | 预期性指标 |
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个) | 2 | 4 | 预期性指标 | |
自治区级林业重点龙头企业(个) | 3 | 6 | 预期性指标 | |
有机、绿色、地理标识认证 | 2 | 5 | 预期性指标 | |
知名品牌(个) | 2 | 5 | 预期性指标 | |
油茶全产业链标准体系 | 基本 建成 | 全面 建成 | 预期性指标 | |
油茶产品检测中心 | 基本 建成 | 全面 建成 | 预期性指标 |
注:表中规划指标因政策性调整等因素可进行相应调整
3.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为2023—2030年,其中近期为2023—2025年,远期为2026—2030年。
四、发展思路和总体布局
(一)指导思想
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深刻领会“树立大食物观”内涵要义,紧抓油茶产业发展重大机遇,传承柳州工业基因,借鉴柳州螺蛳粉产业发展经验,以第二产业全产业链开发为主线,以茶油储备库(收储中心)为引擎,以精深加工产业园为载体,以“三江茶油”品牌为特色,创新发展模式、健全支撑体系、优化发展环境、夯实产业基础,守正创新构建现代油茶产业体系,实现“以二带一促三融合发展”新格局,着力将柳州打造为全国油茶全产业链综合开发样板区、产业创新发展示范区。
(二)发展思路
基于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现状,充分借鉴螺蛳粉产业发展经验,厚植工业基因,用好“规模化、标准化、科技化、品牌化、市场化”思维,以二产为突破口,通过建立茶油储备库(收储中心),收储毛油和茶枯饼,保障原料品质和长周期稳定供应,平抑市场价格;以茶油和茶枯饼精深加工及产物利用为重点方向,加快油茶综合开发利用,不断延伸产业链条,提高产业综合效益;通过在二产取得突破,带动林农种植积极性,推进油茶规模化标准化种植;把油茶种植示范基地、油茶综合利用与乡村振兴、油茶文旅、品牌培育等有效结合,促进三产发展;通过一二三产协同、联动、融合发展,形成柳州市油茶产业全产业链综合发展新模式,将柳州建设成为全国重要的油茶特色产业集群,全国油茶综合性交易中心,形成具有全球影响力、全国竞争力、广西引领力的创新型油茶经济重要增长极。
(三)产业体系构建
1.以茶油储备库(收储中心)为引擎,稳定原料供应
以茶油储备库(收储中心)为引擎,建立茶油储备库(收储中心),主要存储毛油和茶枯饼,保障生产原料供给,实现规模化经营;突破原料季节性约束,提高设备使用效率;降低油茶加工企业自存储流动资金占用和设备投入;为油茶精深加工园招商引资提供柳州独有的产业基础。通过茶油储备库(收储中心)的建设,实现柳州市油茶产业突破发展,为破解全国油茶产业发展难题贡献柳州智慧。
充分利用各类适宜的非耕地国土资源,推广良种繁育和低效林改造,应用种植新机具新技术,高标准建设种植示范基地,实现油茶种植扩面提质增效。
2.以精深加工产业园为载体,强化精深加工
建设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延长产业链条,实现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产业链第一条以茶油精深加工为主,重点支持茶油食用油精炼、茶油特用油精炼、茶油活性物质提取等。产业链第二条以茶枯饼精深加工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重点支持浸出油提取、茶皂素提取、生物农药、表面活性材料等产业方向。两条产业链与柳州市现有日化、生物医药等产业形成有效互动,提升油茶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增加综合效益。
3.以“三江茶油”品牌为特色,实现三产联动
以“三江茶油”双地标品牌为切入点,进一步梳理和挖掘柳州茶油特色文化,结合柳州良好的生态环境基础,发展生态旅游、森林康养、工业休闲游等油茶文旅产业,实现三产联动,推进乡村振兴。加强科技创新、人才培养、质量监管、宣传推广等产业配套服务体系建设,不断提升产业综合支撑服务能力。借鉴柳州螺蛳粉产业品牌塑造经验,着力打造柳州茶油区域品牌,提升柳州市油茶产业知名度和影响力。
图4—1 柳州市现代油茶全产业链体系结构图
(四)总体布局
充分发挥柳州百年工业基因和资源优势,突出创新、聚集和辐射三大基本功能,立足绿色生态、产业集聚、创新引领、深度融合的发展理念,构建“一精、一特、全域协作”的产业发展格局。
图4—2 柳州市油茶产业总体布局图
一精: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依托完备的工业体系,围绕油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加速产业集聚和升级打造,积极引导生产环节向前、后延伸,提高油茶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
一特:特色优势发展区(三江侗族自治县)。三江县是“中国油茶之乡”,油茶种植已经成为三江县三大经济支柱产业之一。依托三江县深厚的文化土壤和悠久的历史底蕴,创建特色产业示范基地,实施以产品为龙头,全产业链开发、全价值链提升、全政策链扶持,全力打好特色优势牌的“特”“优”战略,挖潜力、增优势、补短板,推动特色产业提质升级,促进共同富裕、推动乡村振兴。
全域协作:实施全域协作、融合发展。在产业链发展方面,纵向上推动产业向后端延伸,向下游拓展,由原料交易向加工利用、综合利用、品牌打造上转变,推动产品增值、产业增效;横向上促进油茶产业发展与乡村振兴、文化旅游、生态康养、休闲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积极拓展油茶的多种功能利用,挖掘油茶产业的多元价值,丰富油茶产业的类型,提升油茶综合经济价值。
在空间布局方面,结合三江县特色优势发展区,与融水、融安、鹿寨等主要种植区形成种植协作带,以千亩以上示范园与20亩以上示范点相结合,大力推进高标准油茶林基地建设;并对本地产业园提升改造,实现就地完成初级加工。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两面针产业园、三门江林场、洛维工业园区、三江县油茶产业园等多个园区就油茶原材料仓储、油茶活性物质提取、日用化工、生物医药方面互动融合,构建起产业集聚发展态势,形成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相互促进的发展格局。
五、主要任务
(一)提高资源供给保障水平,夯实产业基础
1.加快收储体系建设,提高资源保障能力
依托市级粮食储备库,按照国家储备库标准,实施品种、品质、品牌联动机制,建立品种优质、品质过硬、品牌可信的茶油储备库(收储中心)。积极吸引周边区域的茶油(毛油)、茶枯饼等原料资源向柳州集聚,拓展多元化资源供给渠道,保障柳州市油茶全产业链综合发展原料的持续供应,稳定原料价格及有序流通。解决原料加工季节性强、储备不足的问题,延长加工企业的生产时间,形成物质流,保障供应链安全,将茶油储备库(收储中心)由单纯的原料优势转化为一种诚信资源和发展优势,拓展柳州茶油的影响力,提升产业竞争力,为招商引资提供柳州独有的产业基础。积极争取国家粮油储备部门集中收储茶油(国家油料安全战略物资)的试点,打造全国茶油储备库(收储中心),增加油茶储备供应,助力我国粮食安全保障。
专栏1 收储体系建设重点 |
茶油储备库(收储中心)建设工程(远期) 工程主要在柳北区,近期完成储备库(收储中心)前期筹备工作,2030年完成建设,并完成15万吨茶油(毛油)、15万吨茶枯饼收储目标,规划用地约105亩,其中茶油(毛油)罐组区占地约为57亩,茶枯饼仓库占地约为15亩,仓储区(含油罐区及气调库)、办公区、机械设备库、物资器材库、化验室、化学药剂室、变配电室、计量室、控制室、消防泵房、消防水池等占地约为33亩。 |
2.打造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提高林地产出
采取改造与新建相结合、面上发展与示范引导相结合的方式,以高标准油茶林新造与低产低效林改造为抓手,全面提高油茶林的产量和质量。坚持综合效益最优化,坚持土地高效利用,推广油茶+林下经济、油茶+桉树大径材、油茶+杉木大径材、油茶+茶叶等“油茶+N”复合经营模式,提高油茶林地产出水平,在提高林地综合利用方面实现新的突破,提升综合效益。引导适度规模,探索以职业农民和家庭林场的模式引领油茶基地建设。以千亩以上示范园与20亩以上示范点相结合,建成一批集科技示范、绿色培育、智慧种植、休闲观光等功能于一体的现代林业高标准示范种植基地。结合《广西加快油茶产业发展三年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任务安排,2023—2025年柳州市新造油茶林27.7万亩,“十四五”期末全市油茶林面积105万亩以上。
专栏2 高标准种植示范基地建设重点 |
高标准油茶林建设工程(近期) 制定柳州市油茶种植技术规范,以岑软系列、长林系列等新品系为主要树种,执行种苗供应100%良种、100%大杯苗和100%花果苗的标准要求,培育以三江、融水、融安、鹿寨为核心的油茶优势种植区,优化油茶产业布局。 探索应用现代信息技术,围绕“遥感监测、精确管理”等方面,通过监控、实时图像检测等功能,对油茶种植进行提高产量为核心的跟踪监测,查找原因并及时改进,实现智慧种植。 到2025年规划建设1000亩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园10个以上,200亩油茶高产高效示范园50个以上。其中三江县建成集中连片200亩以上的油茶高产示范点30个以上,建成相对集中连片10000亩以上油茶示范片区4个;打造1个区级油茶核心示范区(八江石南山油茶核心示范区)和1个高产油茶示范基地(丹州龙万山油茶示范基地)。结合柳州市九万山多民族聚居区油茶产业发展示范奖补项目等,到2025年,全市计划实施水肥一体化设施建设16.93万亩。 |
(二)构建现代油茶精深加工产业体系,提高产业竞争力
1.加快推进园区建设,推动产业集群化发展
依托完备的工业体系,立足柳州茶油储备库(收储中心)的优势,以油茶深精加工产业园区为载体,以油茶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为抓手,按照项目集中、产业集聚、用地集约、功能集成的原则,围绕工业化生产和科技创新,锚定油茶产业中的“龙头”“链主”,吸引配套与服务的“专精特新”企业,着力补齐产业链、供应链上下游缺环短板,打造现代油茶全产业链条。
园区规划采用“一园、多区”的总体布局模式,统筹一园(柳州市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的油茶产业发展,通过多区(两面针产业园区、三门江林场、洛维工业园区、三江县油茶产业园等区域)的联动发展,形成对柳州全域的产业辐射,加快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按照“统一规划、分步实施”的原则,规划在柳北区建设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主要划分“茶油加工区、精深加工利用区、中小企业创新孵化区、综合服务区、融合发展展示区”五大功能区,各功能区的用地互相衔接又相对独立,便于分期实施;同时通过与两面针产业园区、三门江林场、洛维工业园区、三江县油茶产业园的协作联动发展,加速产业集聚和升级打造,积极引导生产环节向前、后延伸,提高油茶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培育以油茶全资源利用为主体的产业集群。
充分发挥油茶深精加工产业园区特色和集聚发展优势,优化资源配置,提升发展效能,禁止高能耗、高污染企业的入驻,降低产业园的总体物耗、水耗、能耗,保证资源的循环利用,提高油茶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增加综合效益,有序引导产业升级,提高单位土地产出,促进产业园健康可持续发展。
专栏3 园区建设重点 |
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建设工程(远期) 柳州市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选址位于柳北区香兰片区中部,北外环路、北环立交北侧,209国道东侧,占地约1600亩。周边均规划有城市道路,交通区位较好便于职工通勤,也便于充分利用城市的各项各类社会公用事业设施和生活福利设施。 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以茶油精深加工为主,重点支持茶油食用油精炼、茶油特用油精炼、茶油活性物质提取等;以茶枯饼精深加工来提高综合利用水平,重点支持浸出油提取、茶皂素提取、生物农药、表面活性材料等产业方向。与柳州市两面针产业园、三门江林场、洛维工业园区等现有日化、生物医药等产业形成有效互动,提升油茶的利用率和附加值,增加综合效益。 到2025年完成前期筹备工作,远期完成1600亩的园区建设,园区茶油精深加工产能达到10万吨,茶皂素产能达到2万吨,创建“国家级林业产业示范园区”。 |
2.借力“螺蛳粉”,实现油茶产业创新发展
螺蛳粉产业的快速腾飞为柳州创造了产业“惊奇”,借鉴螺蛳粉产业发展经验,通过实施标准化实现油茶产业工业化发展,扩大柳州市油茶区域品牌的影响力,提高茶油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围绕油茶产业开展能体现柳州市油茶地域特点、产品特色的标准起草、评审及发布系列工作,提高柳州市油茶的市场认知度,提升柳州在油茶标准领域的话语权。
加强柳州与湖南、江西等油茶核心发展区的交流合作,实现优势互补、信息共享。鼓励支持油茶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专业院校、国内技术高端企业等开展产业协同创新,联合开展技术集成与创新研发,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重点针对茶油提炼技术、茶油高附加值利用、油茶加工副产物多元增值、油茶采收机械装备研发、油茶全产业链产品研发等方面加强产学研合作,探索符合“大健康”观念的茶油生产工艺,激发油茶产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为油茶全资源高值利用、全产业链综合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专栏4 油茶产业标准化建设重点 |
技术标准体系建设工程(近期+远期) 持续建立完善油茶生产、加工技术规范和质量监控等系列标准,制定一系列操作性强的茶油产品质量检测技术标准,形成茶油产品从土壤到餐桌的全过程质量指标控制标准体系。 鼓励企业和社会组织制定严于国家标准、行业标准的企业标准和团体标准,将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纳入企业标准或团体标准,培育和发展一批具有国内外影响力的团体标准。开展柳州茶油团体标准授权认证,组织申报国家标准化项目与标准化企业认定,开展团标授权企业奖补。争取将重要标准的研制列入国家科技计划支持范围,作为相关科研项目的重要考核指标和专业技术资格评审的依据。 |
3.实施龙头带动策略,开展建链补链强链行动
产业发展要聚焦市场主体培育,实行龙头企业带动策略,大力培植优势企业。重点支持茶油食用油精炼、茶油特用油精炼、茶油活性物质提取等以及浸出油提取、茶皂素提取、生物农药、表面活性材料等产业方向,加强“内培外引”,增强龙头企业辐射带动能力。
按照“接通产业链、补充产业链、优化产业链”的原则,对柳州市油茶产业链进行设计与优化,促进现代油茶产业向全产业链发展。充分利用茶油储备库(收储中心)毛油原料储备优势,扩大茶油产能,提高茶油品质,实现油茶生产规模化;利用好茶枯饼储备,延伸油茶加工产业链条,大力发展日用化工、医药化工、生物化工等下游产业,实现茶油—化工产业联动发展,倍增油茶产业附加值,提升柳州市油茶产业的质量水平和效益水平,推动柳州市油茶产业向工业化模式转型。
专栏5 龙头引领建设重点 |
“内培外引”工程(近期+远期) 围绕油茶产业资源培育、加工利用、科技创新等方向推动龙头企业培育,在规划、技术、信息等方面提供服务,在基地建设、油茶种植、加工利用、财政金融保险等方面予以政策扶持,培育发展一批起点高、规模大、机制新、效益好的骨干企业。鼓励龙头企业积极开拓消费市场,支持龙头企业建立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产业体系。到2025年培育3家油茶行业领军企业,打造2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到2030年培育15家竞争力和牵引作用大的行业领军企业,打造4家国家林业重点龙头企业。 |
(三)强化现代服务配套体系,着力搭建产业发展平台
1.发挥柳州工业优势,完善协作配套产业
依托柳州完备的工业体系,以“以工促贸、工贸结合”为发展方向,围绕油茶经营、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依靠工业化生产和科技创新,谋新求变,促使油茶产业突破传统发展模式,推动油茶产业规模化、流程化发展。充分发挥柳州工业优势,积极研发剥壳烘焙、精深加工等机械设备,创新研发油茶经营作业机械,促进油茶采收机械化。以工业创新为引领,支持和鼓励企事业单位探索油茶在高端食品、医药、化妆品、日化用品等领域开展新产品、新设备、新技术的研发与集成创新,着力攻克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成套装备,促进关键核心技术攻关与产业化,拓展深加工,由生产环节向产前、产后延伸,推广应用油茶及配套产业相关科技成果,提高油茶加工转化率和附加值。
依托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建设和产业基础,建立国内一流的油茶交易平台和物流中心。推动实体交易市场建设,推进油茶产业相关物流配送、物流仓储等设施建设,培育发展现代物流企业。鼓励构建物流信息平台,利用现有运作网络和信息资源,将传统物流与商流、信息流充分整合,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形成一个完整、顺畅的交易物流体系,产业配套能力和上下游合作程度明显增强。
充分发挥柳州工业技术人才基础优势,依托柳州职业技术院校增设油茶产业及配套产业相关专业,与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中国农业科学院等科研院校合作,与国家林业和草原局“绿色大讲堂”战略合作开展多层次技术培训,建立以本土人才为主、引进人才为辅的柳州市油茶产业高水平队伍,重视乡土人才培养,构建多元化、多层次的人才培养结构和体系。鼓励支持油茶加工企业与科研院所、专业院校、国内技术高端企业等开展产业协同创新,联合开展技术集成与创新研发,加大技术创新投入,重点针对茶油提炼技术、茶油高附加值利用、油茶加工副产物多元增值、油茶采收机械装备研发、油茶全产业链产品研发等方面加强产学研合作,激发油茶产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为油茶全资源高值利用产业发展提供技术保障。
专栏6 油茶专业人才培养建设重点 |
柳州市油茶专业技术人才培养工程(近期) 聚焦油茶优势特色产业发展需求,建立产业急需紧缺人才目录,力争到2025年,引育不少于2个油茶种植和精深加工企业高层次人才和团队。 |
2.完善质量监管体系,加强产品质量监督
加强柳州市油茶产品质量监管体系建设,充分发挥市场监督功能,建立健全茶油等油茶产品安全信息追溯制度,保证产品质量安全。以柳州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中心为主体,增加柳州市油茶产品质量安全检验检测专业队伍,可以承揽广西地区及全国油茶产品质量监督检验、鉴定检验、质量纠纷仲裁检验,开展产品检验技术、检验方法研究和技术咨询服务等。对三江检测中心进行改造升级,主要面向三江、融水、融安三地油茶初级加工产品进行就地检验检测。柳州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中心与三江检测中心充分发挥各自技术优势,在检验检测领域的科学研究、技术交流及业务互补方面开展合作,设立流动检测站,逐步拓宽检验检测领域和覆盖范围。
进一步规范完善油茶相关制品市场准入制度,推行逐级签订质量安全责任书制度,建立生产者、经营者信誉管理档案,加强产品跟踪管理;强化油茶产品供销市场监管,实施售前检测,凭检测合格证明获得市场准入资格;推行联合执法,加大对流通市场的监管力度,对不符合质量安全标准要求的产品予以公布曝光,进一步净化油茶市场。鼓励行业协会、生产企业建立团体标准、企业标准自我声明公开和监督制度,提高柳州市油茶产业的整体水平。
专栏7 油茶质量监管体系建设重点 |
国家油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柳州)建设工程(远期) 依托柳州市质量检验检测研究中心和三江检测中心,在现有基础上增加油茶全产业链产品检测,完善茶油等产品有效成分含量检测等成分检测相关内容,积极争取自治区相关部门支持,向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申报筹建国家级油茶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中心(柳州)。 |
3.搭建高水平创新平台,提升科技贡献能力
强化科技创新平台建设。鼓励和支持有条件的在柳高校、科研院所与油茶精深加工企业建立油茶产地等培育创建示范基地、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企业技术创新中心等各类高水平创新平台,在油茶良种繁育、高效栽培、低产林改造、栽培机械设备、油茶加工等领域部署一批科技项目,促进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共性技术问题与重点领域研究。
强化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激发油茶产业创新活力和创造潜能,提升劳动、信息、知识、技术、管理、资本的效率和效益,强化科技、创新成果、创新项目与产业对接,增强科技进步对油茶产业发展的贡献度。鼓励企业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加大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力度。促进油茶企业的科技成果转化,培育和扶持一批市场前景好、技术含量高的发明专利产业化项目,不断提升油茶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实现油茶创新主体向企业转换,开展龙头企业创新转型试点,加快油茶中小企业创新服务平台建设,强化油茶产业发展创新链和产业链的有机衔接,推动油茶产业不断发展壮大。
专栏8 油茶科技创新建设重点 |
1.高新技术企业培育项目(近期) 围绕油茶产业链企业,开展提质增效行动,积极培育高新技术产业。催生培育一批创新能力强、发展潜力大的油茶科技创新型企业。到2025年,培育油茶行业高新技术企业不少于3家左右。 2.特色创新平台载体建设工程(远期) 打造油茶产业创新平台,到2030年,培育市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等不少于4个。 3.油茶产业科技攻关项目(远期) 实施一批油茶精深加工及种植科技攻关项目,到2030年,部署实施重点研发项目不少于8项。 |
4.讲好油茶故事,加强媒体宣传推广
依托柳州市融媒体中心开展油茶产业系列主题活动与宣传策划,建立多元、长效、立体的柳州市油茶产业宣传推介体系。开展柳州市油茶文化内涵的凝练和研究,做好油茶文化的发掘、保护和展示工作。加快推进“三江茶油”地理标志运用和“三江茶油”品牌建设,保护“中国油茶之乡”荣誉。构建以柳州茶油区域品牌为引领,“三江茶油”等区域特色品牌、企业知名品牌为一体,覆盖油茶产业全品类、全产业链的柳州市油茶产业品牌集群。
结合柳州旅游业的规划布局,与绿色时报、“中国油茶”公众号、新媒体平台等合作宣传,在机场、高速公路、旅游景区等地设置柳州市油茶产品宣传专区,提升柳州茶油产品市场宣传度和覆盖面,多维度、大视野讲好柳州市油茶故事。依托互联网推广柳州市油茶,提升柳州市油茶产品知名度和认可度。全方位、立体化整合柳州特色资源,对三江等地区小油坊进行改造提升,将柳州市油茶文化与山水风光、民族风情、历史文化资源结合起来,助推油茶文旅深度融合,为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营造强有力舆论支持和文化氛围。
专栏9 油茶宣传推广重点 |
1.“中国(柳州)油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近期) 以广西壮族自治区林业局、柳州市人民政府为主办单位,举办“柳州油茶产业发展高峰论坛”。邀请行业内专家、学者、知名企业家紧紧围绕当前油茶产业界最热门、最受关注的话题,探讨全国油茶产业发展新动态、新形势。 2.小油坊升级改造工程(近期) 充分发挥“三江茶油”双地标品牌效应,联合市场监督管理局全面整治和规范以三江县为主的百余家小油坊,积极引导办理小油坊登记证。将有潜力的小油坊列为重点培育对象,通过升级改造,全力打造“小油坊·老味道”的乡愁旅游试点,发展“旅油”基地,实现油茶产业多元化效益。 |
六、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形成部门协作推进合力
由柳州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统筹协调全市油茶产业发展工作,解决油茶产业发展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推动柳州市油茶产业加快发展。充分发挥领导小组办公室综合协调作用,发挥工业工作专班、种植工作专班综合协调作用,工业加工组、种植产业推进组、产业服务组、招商引资和品牌推广组等工作组根据各自职能,分工合作,确保规划提出的各项任务落到实处。市工业和信息化局做好油茶精深加工基地的建设谋划工作;市林业和园林局负责抓好油茶种植的组织、实施工作,加强油茶产业发展系统性研究;市发展改革委把油茶产业列入经济社会中长期发展规划;市财政局切实保障油茶产业发展资金,对油茶产业发展给予重点扶持;市投资促进局切实做好油茶精深加工招商引资工作;市科技局对油茶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其他相关部门根据职能分工,密切配合,共同抓好油茶产业发展工作,有效推动柳州市油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油茶产业发展指导服务,加强信息引导,做好良种繁育、种植改造、抚育、加工储藏、运输销售等方面的技术和信息服务。加强监督考核,实行目标责任制,积极构建由政府统一领导、部门分工协作的目标考核与激励机制。将油茶生产任务完成情况纳入林长制督查考核,定期通报考核结果。
(二)完善政策机制,激发产业发展内生动力
结合实际制定油茶产业发展指导性文件,逐步完善并形成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政策保障体系,积极落实并争取国家和自治区油茶产业发展相关优惠政策,用足、用活、用好各项扶持政策,为引导柳州市油茶产业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积极落实现有种植扶持政策,优先保障油茶种植改造、生产加工涉及的林木采伐指标,争取调整现状是油茶林的天然林、公益林为商品林。制定完善并争取上级部门关于茶油储备库(收储中心)、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的用地、环评、基础建设等各项扶持政策,争取实现茶油储备商业化运营。引导政策向油茶加工业倾斜,制定产业引导扶持政策。
开展精准招商活动,创新招商工作机制,将油茶加工企业作为招商引资的重点工作之一,对招商引资项目开通“绿色通道”实行零距离、一站式服务。开展“走出去”和“请进来”招商活动,组织招商小组赴湖南、江西、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等油茶加工发达地区,通过实地考察、座谈交流的方式开展投资洽谈、招商推介活动,吸引知名油茶企业来访柳州开展投资考察,力争引进一批具有带动性的龙头企业,充分挖掘整合柳州市油茶资源。
(三)多措并举,保障油茶产业项目实施
激发市场活力,优先引导社会资本积极参与油茶产业发展。立足当前新形势新要求,聚焦油茶产业发展关键环节,结合乡村振兴重点发展领域,通过技术改造资金扶持、贷款贴息、厂房免租金等优惠政策措施,搭好油茶产业发展平台,充分调动市场积极性,撬动更多企业和社会资本进入油茶领域投资。
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级财政资金支持。争取自治区和柳州市共同设立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专项资金,加大对油茶收储、精深加工、物流配套等预算投入力度,重点用于储备库收储补贴、土地征收、基础建设、设备购置补贴、科技研发、仓储物流建设、交易平台建设等。鼓励支持企事业单位参与制订油茶产业相关国际标准、国家标准、行业标准,鼓励油茶加工企业申报国家级、自治区级行业龙头企业。争取将油茶产业纳入中国农业产业化发展基金支持范围;支持符合条件的油茶生产企业争取利用中央财政衔接推进乡村振兴补助资金,享受西部大开发等税收优惠政策。
落实油茶种植、低改补助政策,按照市级出台的相关文件的标准给予补助。鼓励整合各类资金对油茶良种育苗给予适当扶持。通过整合林业、乡村振兴、交通、水利、农业等项目资金,支持建设必需的生产作业道路和节水灌溉设施。鼓励县级通过乡村振兴产业发展、本级财政投入等统筹安排资金,对油茶造林、低产林改造、良种育苗再给予适当补助。
创新金融扶持政策,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油茶企业的金融支持,着力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释放油茶产业发展潜力。争取将茶油加工、综合利用、科技研发等项目纳入政府专项债券支持范围,加大油茶重大项目的中长期信贷支持。鼓励银行机构根据油茶种植特点设计专门支持油茶产业发展的信贷产品,加大油茶加工企业季节性收购贷款、流动资金贷款和固定资产贷款发放力度,延长贷款期限,实行利率优惠,鼓励符合条件的油茶产业项目单位向各类银行等机构贷款并依据国家有关政策给予财政贴息。
(四)深化要素保障,加快园区基础配套建设
组建成立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管委会,负责对园区企业化管理进行指导协调,加强政府对产业园区基础设施和生活配套设施建设投入,提升园区产业配套能力。
保障油茶精深加工产业园区土地供应,对园区内投资规模大、税收数额高和社会效益好的新引进油茶产业项目,优先安排建设用地指标,符合条件的可启动重大项目“一事一议”程序,促进项目落地。对入驻园区的企业,政府提供配套供水、排污、通电、通路、通气、通信等基础设施,并按相关规定给与不同程度补贴。
(五)增强人才效能,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抓好油茶发展专业技术人才、行政管理人才、经营管理人才队伍建设,建立和完善油茶教育培训和人才开发体系,构建竞争择优的选拔、激励、培养等机制。实施联合人才培养计划,打造一支结构合理、素质优良、富有创新力的油茶科技人才队伍,建立油茶产业发展专家库,为油茶产业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和智力保障。
进一步完善奖励制度,探索对油茶专业人才在项目资金配套、研发场地补贴、家属安置、子女就学等方面进行重点扶持,加强对优秀人才的补助、奖励力度。贯彻落实国家关于知识产权、专利入股和分红激励的相关政策,激发油茶产业高层次人才的积极性与创造性。
附件:1.柳州市2023—2025年油茶新造林任务分解表
2.柳州市2023—2025年油茶低效林改造任务分解表
3.柳州市2023—2025年油茶基地配置水肥一体化设
施任务分解表
4.柳州市油茶产业发展规划(2023—2030年)附图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抄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3年12月6日印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