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新兴服务业朝气蓬勃发展迅速

我市大力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创业拉动消费

信息来源: 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15-08-16 08:15 【字体:

       日报消息(记者粟桂利)“在微店卖螺蛳粉的收入快赶上我的上班工资了。”城中区25岁的上班族王小茜6月开始走创业路,目前已赚到第一桶金。“我应该算是城市里最忙碌的一类人,从早到晚10多个小时,不是在送快递就是在收包裹。”顺丰快递员小赵说,他月收入最高的时候近万元。根植在街头巷尾的柳州服务行业,借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犹如放置在正午烈日下的导热棒,迅速煮沸一座壶城。
       上半年,第三产业继续领跑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为40.8%,拉动GDP增长2.73%。从经济结构来看,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第二产业和GDP分别快了3.7和2.7个百分点,这凸显了结构转型向好的积极信号,经济新常态下的服务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新动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柳州注重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以电子商务、微商、快递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朝气蓬勃。市商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带动快递业发展,上半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15595.04万元,同比增长17.74%。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8869.18万元,同比增长32.36%;快递业务量累计475.33万件,同比增长38.51%。袋装柳州螺蛳粉与互联网“联姻”,目前日成交量超过4万盒,螺蛳粉行业年营业额超过了100亿元。这是柳州人创新、创业,拉动消费的一个直观写实。
       市委、市政府明确,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柳州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以增强柳州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更多的消费留在柳州,让消费真正成为稳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我市注重创新产业发展平台,紧跟自治区“互联网+”行动的部署,加快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深度融合、跨界融合,同时依托柳州产业优势,抓住自治区建设中国-东盟“信息高速公路”的机遇,打造具有柳州特色的大数据、物联网产业。
       在市区,柳州本地电商消费平台、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和品牌网店的培育建设势头迅猛,掀起一股大众创业的热潮。桂中海迅柳州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新时代商业港嘉航电子商务产业园、柳东新区电子商务创业基地运营红红火火;“阿里巴巴·柳州产业带”入驻企业206家,即将正式上线运营;“淘宝·柳州特色馆项目”正在紧张入驻商家。
       在县域和农村地区,职能部门大力推广已经形成的农村电子商务的好做法、好经验,并进一步探索符合柳州实际、具有各县特色的电商发展新路径,通过电子商务这个平台助推县域、农村外向型经济水平加快提升。
       柳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明显拉动了信息、文化、旅游、休闲、健康等新型消费,拓宽了柳州产品流通渠道和创业主体创业就业门路,正在吸引信息流、资金流、要素流向柳州聚集。
×
×
返回 柳州要闻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我市大力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促进创业拉动消费

新兴服务业朝气蓬勃发展迅速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15-08-16 08:15

       日报消息(记者粟桂利)“在微店卖螺蛳粉的收入快赶上我的上班工资了。”城中区25岁的上班族王小茜6月开始走创业路,目前已赚到第一桶金。“我应该算是城市里最忙碌的一类人,从早到晚10多个小时,不是在送快递就是在收包裹。”顺丰快递员小赵说,他月收入最高的时候近万元。根植在街头巷尾的柳州服务行业,借助“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犹如放置在正午烈日下的导热棒,迅速煮沸一座壶城。
       上半年,第三产业继续领跑三次产业,对GDP增长的贡献率 为40.8%,拉动GDP增长2.73%。从经济结构来看,我市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速比第二产业和GDP分别快了3.7和2.7个百分点,这凸显了结构转型向好的积极信号,经济新常态下的服务业,成为促进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引领经济转型升级的新引擎、新动力。
       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热潮下,柳州注重培育发展新业态新模式,以电子商务、微商、快递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朝气蓬勃。市商务委提供的数据显示,我市电子商务产业的快速发展有力带动快递业发展,上半年,全市邮政业务总量15595.04万元,同比增长17.74%。其中,快递业务收入累计8869.18万元,同比增长32.36%;快递业务量累计475.33万件,同比增长38.51%。袋装柳州螺蛳粉与互联网“联姻”,目前日成交量超过4万盒,螺蛳粉行业年营业额超过了100亿元。这是柳州人创新、创业,拉动消费的一个直观写实。
       市委、市政府明确,加快发展服务业是柳州经济转型升级的主攻方向,进一步培育和释放市场主体活力,以增强柳州服务业发展的内生动力,让更多的消费留在柳州,让消费真正成为稳增长的第一驱动力。在具体实践中,我市注重创新产业发展平台,紧跟自治区“互联网+”行动的部署,加快互联网与经济社会各领域各行业深度融合、跨界融合,同时依托柳州产业优势,抓住自治区建设中国-东盟“信息高速公路”的机遇,打造具有柳州特色的大数据、物联网产业。
       在市区,柳州本地电商消费平台、大宗商品电子交易平台和品牌网店的培育建设势头迅猛,掀起一股大众创业的热潮。桂中海迅柳州电子商务产业示范园、新时代商业港嘉航电子商务产业园、柳东新区电子商务创业基地运营红红火火;“阿里巴巴·柳州产业带”入驻企业206家,即将正式上线运营;“淘宝·柳州特色馆项目”正在紧张入驻商家。
       在县域和农村地区,职能部门大力推广已经形成的农村电子商务的好做法、好经验,并进一步探索符合柳州实际、具有各县特色的电商发展新路径,通过电子商务这个平台助推县域、农村外向型经济水平加快提升。
       柳州“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蓬勃发展,明显拉动了信息、文化、旅游、休闲、健康等新型消费,拓宽了柳州产品流通渠道和创业主体创业就业门路,正在吸引信息流、资金流、要素流向柳州聚集。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