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支持IPv6

“大块头”风电塔筒是如何诞生的?

——走进柳州风电装备产业链企业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2025-01-20 16:37 【字体:

柳州恒嘉塔筒制造有限公司的工人在吊运塔筒。 本报通讯员 覃庆和 摄

工人在进行塔筒探伤检测。

1月16日,冬日暖阳洒落大地。融安县崇山峻岭上,百余米高的风电塔筒支撑起的风机叶片缓缓转动,源源不断输出绿色电能。在融安县城,塔筒制造企业机械声轰鸣。

当天,记者走进柳州恒嘉塔筒制造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恒嘉塔筒”),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存放堆场里的白色“大块头”——塔筒。

“竖立在山上的塔筒,是由5段20米到25米的塔筒拼装而成的,最大直径达5米,最小直径约3.7米,总高超过110米,重约314吨。”恒嘉塔筒生产经理陈源说,作为风机机组的基底,塔筒的生产并不只是简单的焊接。

跟随着陈源的脚步,记者来到塔筒生产车间,一摞摞厚度不一的钢板堆放在下料区。

“这些钢板是生产塔筒的原料。”陈源说,钢板变成塔筒,需要经过下料、卷板、纵缝焊接、组对、环缝焊接等10多道工序。“在流水线生产顺畅的情况下,每天能生产2段塔筒,相当于生产一套塔筒需要超过2天的时间。”

在这环环相扣的生产中,42岁的探伤检测员刘青松对把控塔筒质量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

已完成环缝焊接的塔筒,在机器的驱动下均速缓慢地旋转。拿着超声波探伤仪的刘青松爬到塔筒内部,在环缝表面均匀地涂上耦合剂,用探头来回在焊缝上进行探测,眼睛盯着超声波探伤仪上的波形图。

“焊缝表面的每一寸都要检测到,确保成品下线时没有裂纹、夹渣、气孔、未熔合、未熔透等缺陷。”已干了10多年探伤检测的刘青松说,一段塔筒有8至10条环缝,检测完需要三四个小时,既要有耐心又要细心。

如果检测出环缝表面质量有缺陷如何处理呢?00后盘林林作为恒嘉塔筒技术质量管理负责人,深谙解决之道。

“我们的表面质量合格率在99%以上。”盘林林说,如果环缝表面质量出现问题,要先将缺陷部位的焊缝去除,重新进行焊接修复,再进行探伤检测,直到合格为止。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恒嘉塔筒的生产并未放缓。

“去年我们生产了70多套塔筒,销往桂林、百色等地。”陈源说,随着我国新能源基础设施建设规模不断扩大,以及融安县加大对新能源产业的布局,他相信新的一年产量将有更大的提升。

近年来,融安县加快布局新能源赛道,大力推进风电、光伏、页岩气等产业发展,积极引进风电产业关键零部件及配套企业落户,不断延伸产业链。2024年,该县新能源发电量突破9亿千瓦时,年贡献工业产值3.34亿元以上。

融安县只是我市新能源产业发展的一个缩影。据统计,2024年,我市新能源产业产值同比增长28.4%。


返回 图片新闻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走进柳州风电装备产业链企业

“大块头”风电塔筒是如何诞生的?

信息来源:柳州日报

发布日期: 2025-01-20 16:37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