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政办〔2020〕8号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

柳政办〔2020〕8号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

信息来源: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2020-02-14 09:48 浏览量: 【字体: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关于印发《柳州市2020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

 

各县、区人民政府,市直机关各有关委、办、局,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阳和工业新区)管委会,各有关单位:

《柳州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已经市十四届人大会第五次会议审议通过,经市人民政府同意,现印发给你们,请认真贯彻执行。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212日   

柳州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

 

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和“十三五”规划收官之年,是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的重要一年,做好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工作尤为重要。

一、2020年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要求、预期目标

(一)总体要求。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以及中央和自治区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新发展理念,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深入实施“实业兴市,开放强柳”战略,持续打好“三大攻坚战”,扎实做好“六稳”工作,全力推进“三大建设”,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奋力实现“十三五”规划目标,不断夯实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的基础。

(二)预期目标。2020年主要经济指标预期目标为:地区生产总值增长6-6.5%,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增长4.5%,第二产业增加值增长4%,第三产业增加值增长9.5%。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1%,财政收入增长3%,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3.5%,建筑业增加值增长10%,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

二、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任务

(一)聚焦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加快建设现代产业体系。坚持质量第一,效益优先,加快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着力培育壮大新动能,找准供需两侧最佳结合部和关键点,持续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做大做强现代服务业,推进现代农业“接二连三”发展,加快构建现代产业体系。

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加大全社会科研投入,加快国家质量强市示范市建设,大力培育创新型领军企业和人才,着力激发全社会创新活力。按照全产业链思维,围绕汽车、钢铁、机械三大支柱产业,拉长做强产业链条,加快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项目,“双百双新”项目,继续谋划一批“双百双新”产业项目,推进一批项目竣工投产,形成新的工业增长点。加快汽车产业转型升级。实施产品质量品质提升工程、上汽通用五菱“跨十工程”,推动汽车产业向节能环保、清洁化、轻量化、电动化、智能化和网络化方向发展,不断提升汽车产业附加值。推进广西汽车集团新能源汽车整车项目、一汽柳特整体搬迁改造升级等一批重大项目加快建设,广西汽车集团车桥生产、方盛车桥大中型客车后桥产业化技改项目竣工投产,推动三座和四座纯电动汽车E300/E300Plus成功上市。持续做大做优钢铁产业。进一步延伸钢材产业链,重点推进柳钢焦炉烟气脱硫脱硝治理工程、柳城县金属精加工产业园等项目竣工投产,大力发展建筑用钢、汽车用钢、船舶用钢、特种钢新材料产业链。加快推动机械产业“二次创业”。实施智能制造,打造工程、建筑、现代农业三大机械板块,开工建设柳吉铲斗生产项目,稳步推进柳工农业机械研发制造基地建设,竣工柳工挖掘机新建中型挖掘机智能化生产线项目,持续打造柳工机械、欧维姆两个国际知名品牌。重整化工及日化产业,加快柳城六塘工业园、鹿寨电镀产业园建设,依托化工龙头企业发展中高端化工和日化产品。振兴轻工业。重点加快鱼峰区螺蛳粉产业园建设,培育壮大螺蛳粉生产龙头企业,打造螺蛳粉全产业链。大力发展智能家电、智能家居产业。加快推进粤桂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一期)、桂中现代林业科技产业园建设。发展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发展以智能交通、智能电网、机器人等产业为核心的智能制造产业,以汽车电子、汽车转向系统等生产企业为龙头带动的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产业,以装配式建筑现代化产业园为核心的节能环保产业,以行业龙头企业为带动的生物与制药产业,加快形成新经济新动能。

促进服务业优化升级。以现代服务业集聚区为主要抓手,突出服务业集约化、规模化、系统化和特色化发展,加快打造现代物流、汽车服务、专业市场、电子商务四大千亿产业集群,推动现代服务业集聚发展。大力发展现代物流。以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建设为契机,加快推进国家公路运输枢纽柳东物流中心、粮油物流加工产业园等项目建设,竣工传化公路港,管理和运营好柳州保税物流中心(B型),推动现有的运输、仓储企业和物流园区向现代物流转型,推进制造业和服务业联动发展,在物流链的关键节点上发力,发展中转分拨集拼新物流模式。壮大汽车服务业。依托汽车及零部件生产基础和区位交通优势,促进汽车服务业转型升级,引导汽车服务业集聚发展,打造完整的汽车产业链,推进上汽通用五菱河西工业物流园、柳东汽车贸易园等项目竣工投入使用。突出抓好专业市场培育。加快发展工业设计、工业机器人、研发设计服务等新兴服务业,加快建设工业设计城(一期)、电子科技大学广西智能制造产业技术研究院、柳空文化艺术创业园。加快发展现代金融,推动本地银行深度参与广西面向东盟的金融开放门户建设,培育发展新型金融组织,进一步健全金融风险防控机制,加快打造区域性金融中心。大力发展电子商务。实施“电商柳州”“电子商务进万村”工程。深化与电商龙头企业合作,加快苏宁易购广西桂北智慧电商产业园、中通电商快递产业园建设,支持传统商贸企业转型升级,融合线上线下推动零售业发展,促进各服务行业“触网”,推动服务业与互联网融合发展。

加快农业供给侧改革。以乡村振兴战略为总抓手,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发展。优化粮食生产结构,稳定粮食生产,筑牢粮食安全防线。创新产业组织方式,推动种养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和绿色化方向发展,增加绿色优质产品供给,不断提高质量效益和竞争力。做精糖料蔗、特色水果、蔬菜、桑蚕、螺蛳、茶叶、油茶、食用菌、中药材、林业等特色产业,建设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引导特色农产品集聚发展。继续加强非洲猪瘟防控,加快恢复生猪生产,推动规模养殖场建设,重点推进中国(广西)丹麦生猪产业园建设,推动集种猪繁育、饲料加工、生猪育肥、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全产业链发展。加快发展现代食品加工业,确保食品安全。加强地方特色食品加工园区规模化建设,加快柳南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建设,促进柳州螺蛳粉产业及米粉、螺蛳、酸笋、豆角、腐竹等上游产业规模化、产业化、标准化、品牌化发展。开展农产品地理标志资源普查,继续推进“三品一标”产品认证工作。促进农产品加工业和休闲农业产业融合,因地制宜发展乡村旅游业,力争创建1个全国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示范县。积极开发农业多种功能,推动农业与旅游、教育、文化、健康养老等产业深度融合,延长产业链,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二)聚焦扩内需促外需,推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围绕投资、消费、外贸三驾马车,精准发力,瞄准补短板领域扩大有效投资,力争投资增长11%。积极培育、拓展消费新增长点,发挥消费基础性作用,力争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9%。加快培育国际合作和竞争新优势,推动外贸经济扩量提质,力争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8%

持续扩大有效投资。聚焦关键领域促投资,围绕汽车、钢铁、机械等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育壮大智能电网、智能交通、装配式建筑等战略性新兴产业,以及铁路、公路、民航、水运、能源、环保等重大基础设施补短板领域谋划推进一批重大项目建设。重点加快554项市级层面重大项目,全力破解要素瓶颈问题,着力解决好项目推进过程中出现的建设用地、征地拆迁、管线迁改、配套设施等“老大难”问题,力争年度完成投资677.3亿元。新开工洛清大道、装配式PC构件生产基地建设项目等124项,年度计划投资107.6亿元;续建洋溪水利枢纽工程、启迪(柳州)科技城(一期)等295项,年度计划投资414.6亿元;竣工沙塘至沙埔道路改造(二、三期)工程、轨道梁生产线项目等135项,年度计划投资155.1亿元。发挥政府投资撬动作用,抓好政府投资计划实施,推动市本级政府投资重点投向重大基础设施、重点功能区、社会民生、生态环保等领域,积极争取国家、自治区资金支持,用好用足中央预算内投资资金,提升财政资金使用效益。以国家产业政策为导向,以区位资源优势为依托,以重大基础设施和产业项目为重点,围绕融入“一带一路”、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加快推进“三大建设”,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等重大战略目标,积极构建“谋划一批,推进一批,开工一批、投产一批”的项目滚动机制。

推动消费供给升级。顺应居民消费升级大趋势,进一步优化供给,更好满足人民群众对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促进形成强大消费市场。围绕居民日常生活消费,打造15分钟便民生活服务圈,推动建设一批集餐饮、家政、托幼、维修等基本生活服务于一体的“一站式”消费服务中心。加快友邻汇等商贸项目建设,推进五星步行街、窑埠古镇等知名商圈扩大特色服务消费供给、丰富特色精品供给。借力中国-东盟博览会、中国-东盟商务与投资峰会,进一步做大做强会展经济。多措并举促进汽车消费,支持汽车企业利用“互联网+”创新汽车销售模式,引进汽车电商与实体企业合作,拓宽消费者购车渠道。继续推动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柳州模式”在广西推行,全力扩大新能源汽车在全区乃至全国的销量。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做强工业品牌,扶持发展农业品牌,鼓励发展服务业品牌,创建一批有全国乃至国际影响力的柳州品牌。开展广西特产行销全国“桂品”系列活动,加大对螺蛳粉等龙头企业的扶持力度,支持企业提升品牌知名度,扩大市场份额。促进乡村旅游提质升级,结合少数民族乡村风情和民族传统饮食文化特色,推出乡村旅游特色线路,促进农业示范园区和农事体验、休闲观光深度融合。挖掘乡村消费潜力,推动生活服务下乡,支持大型批零住餐企业向农村延伸网点,推广“电商+乡镇自营店”发展模式。培育消费新热点,积极拓展信息、绿色、时尚、品质等新领域新热点,稳定住房消费,突出发展健康医疗、健康养老、健康旅游、健康医药、健康食品、健康运动等六大健康产业。促旅游消费提档升级,谋划实施一批文旅产业重大项目,精心筹办广西第二届文化旅游产业发展大会,支持鹿寨县承办好柳州市第三届旅游产业发展大会,加快三江县、融水县、鹿寨县广西特色旅游名县建设,巩固和提高“一朵花,一碗粉,一辆车,一江水”城市品牌影响力,推动旅游产业提档升级。

培育壮大外贸经济。深度挖掘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能力,加快提升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国际竞争力。深度挖掘汽车、机械等产业国际竞争优势,扩大汽车及零部件等优势产品出口,推动钢铁、工程机械、有色金属、化工等传统优势出口产品向产业链中的高附加值、高技术含量环节延伸拓展,增强外贸发展后劲。做好产业链“走出去”企业的配套服务,培育和支持具备较强实力和供应链服务能力的企业,打造外贸综合服务平台,帮助中小企业实现外贸业务专业化、规范化经营,提升中小微外贸企业的国际竞争力。支持汽车、工程机械等主机厂与“一带一路”国家地区共建生产制造基地,加快创建具有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的优质品牌,打造国际加工制造基地和外向型产业集群,提升“柳州制造”国际地位。加强口岸建设发展,打造陆运、水运和航空“三位一体”的口岸经济,拓展保税、通关、物流、商品展示、贸易服务等综合功能。加快国家外经贸商事服务综合改革示范区建设,全面承接中国贸促会商事服务职能,为柳州外贸企业提供便利化服务。

(三)聚焦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城乡融合发展。优化提升主城区,加快发展柳东新区、北部生态新区、柳江区三大新区,培育壮大县域经济,不断提升城乡融合发展水平。

优化提升主城区。围绕宜居城市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功能,大力推进旧城改造、老旧小区改造,持续优化中小学、幼儿园、医院、养老服务设施布局。大力推进公共交通、骨干路网及慢行交通系统建设,重点推进轨道交通1号线、2号线前期工作,启动白云大桥建设,加快凤凰岭大桥建设。进一步完善城市主骨架路,启动城市大外环线路研究,增强中心城区辐射带动作用。充分发挥主城区的核心引领功能,打造服务水平高、容纳能力强的辐射带动中心,推动主城区产业高端化发展。城中区着力发展金融服务、高端商务、精品商贸、中介咨询、文化创意等现代服务业,培育一批具有较强竞争力的企业化研发服务机构和金融服务机构,打造“金融洼地”和“智慧高地”。柳南区依托上汽通用五菱、柳工集团总部经济集聚效应,做大做强机械汽配产业,发展生产性服务业,重点推进上汽通用五菱工业物流园、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中小企业孵化园等产业发展平台建设,持续打造西鹅南片区万亩现代商贸物流产业集群,推动服务业与制造业深度融合。鱼峰区加快打造生物医药产业园,加快引进生物医药龙头企业,提升园区生物医药行业发展水平,不断提高本地医药产业集聚度。培育壮大螺蛳粉产业,加快推动一批知名食品产业龙头企业项目落地建设。柳北区充分利用柳钢集团总部经济优势,优化提升鹧鸪江钢铁物流园功能,做大现代物流业。加快推进装配式建筑部品部件生产基地、广西现代服装产业园等项目建设,培育新的增长点。

加快三大新区建设。加快三大新区开发建设,加快曙光大道延长线、宜居大道等一批重大市政道路建设,统筹三大新区教育、医疗等公共服务,以及防洪、排污等公共配套设施建设,推动新区与市区全面融合发展。充分发挥新区主战场作用,实施产业错位发展,培育壮大新区产业规模,做大新区经济总量。柳东新区坚持产城融合,建设国家产城融合示范区,巩固提升广西柳州汽车城战略地位,强化整车生产能力,提高汽车产业链本地配套率。发展壮大智能轨道交通、新一代电子信息产业等战略性新兴产业,打造成为柳州现代制造城排头兵。北部生态新区围绕智能电网龙头企业,做好智能电网的产业链招商。重点推进机器人产业、首欣新能源风电、大数据产业园区等项目建设,加快培育新的增长点。柳江区重点发展智能家电、大力发展先进装备制造、电子信息产业,持续壮大机械汽车零部件、食品加工产业,适当布局生物医药、新型建筑材料等产业,加快建设粤桂智能家电产业集聚区(一期)、快递快运电商园、食品加工产业园,打造立足西南、面向东盟、辐射“一带一路”的智能家电产业基地。

发展壮大县域经济。深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进县域公路交通基础设施能力提升三年行动计划,着力推进市际、县际之间、县与乡镇等公路互联互通。实施“四好农村路”“四建一通”项目建设,重点推进G323鹿寨经平山至柳城、G357永福百寿至融安浮石、S208三江富禄至丹洲二级公路,乡乡通二级(或三级)等一批重要交通网络建设。全面完成农村电网改造升级,积极构建安全可靠、结构合理、绿色高效、适度超前的农村电网体系。支持各县重点实施1-2个乡镇集镇改造。实施产业兴旺工程,发展各具特色的县域产业,加快培育支柱产业、优势企业、优势产品,提升县域产业支撑能力,构建以县城和工业园区为重点的县域经济发展格局。柳城县着力打造精细化工产业园、木业加工产业园、农产品加工产业园和紧固件产业园,重点发展机械制造、制糖、化工、食品加工、不锈钢产业,发展壮大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推动与北部生态新区对接融合发展。鹿寨县持续优化工业布局,发展壮大机械、汽配、林木加工产业,培育壮大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快鹿寨县石墨烯新材料产业基地建设,实现与柳东新区产业、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无缝对接。融安县重点打造长安浮石生态工业产业带,培育壮大香杉、竹木等生态工业产业,加快推进香杉生态工业产业园(二期)工程建设,持续提升融安金桔品牌影响力,力争在引进精深加工企业上有重大突破。融水县进一步完善康田、和睦工业园区、廉江·融水扶贫协作产业园的道路、排水、供电等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大力发展旅游业、竹木加工、生物制药等产业。三江县大力发展特色民族风情和休闲养生旅游业,积极发展高山生态农业,打造“两茶一竹,种稻养鱼”特色农业产业,进一步提升“千年侗寨,梦萦三江”旅游品牌影响力。

(四)聚焦优化营商环境,厚植高质量发展基础。以优化营商环境为抓手,进一步深化重点领域改革,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完善对外交通网络,不断激发发展活力。

深化重点领域改革。巩固提升营商环境突破年成效,围绕衡量企业全生命周期、反映城市投资吸引力、体现城市高质量发展水平三个维度27项指标,进一步找准问题症结,对照营商环境评价各指标的最优值,深化改革创新。重点抓好企业开办、办理建筑许可、登记财产、获得用电、获得用水、获得用气、获得信贷、纳税、跨境贸易、办理破产、执行合同、政务服务等12项可量化指标的推进工作。全面实行“一窗进出”“一站式”办结,进一步减少政务服务事项办事跑腿次数,实现80%以上依申请政务服务事项“一次不用跑”。建立“联审联办”工作机制,上线应用网上“中介服务超市”,确保基本实现“一网通办”“一事通办”。加快推进“互联网+政务服务”、房屋综合管理系统、不动产登记信息系统建设,推动涉企行政审批及服务事项简化办理环节、优化办理流程,大幅压缩办理时限。进一步加大对民营企业的扶持力度,健全支持民营经济发展的法治环境,完善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体系,重点解决民营企业融资难、生产成本高等问题。积极推进自然资源统一确权登记,逐步实现自然资源确权登记全覆盖。加快转变政府职能,全面推进行业协会与行政机构脱钩改革,全力维护民营企业合法权益,开展涉政府产权问题专项治理行动。聚焦企业关注的“痛点”,找准政策落地的“堵点”,主动送政策上门,打通政策落地“最后一公里”。进一步清理、精简涉及民间投资管理的行政审批事项和涉企收费,规范中间环节、中介组织行为,巩固地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零收费,继续实施更大规模的减税降费,降低企业成本。持续深化公立医院改革,推进“医联体3.0”建设,深化医药服务价格、医保支付方式改革。

持续扩大对外开放。加大与欧盟城市在经贸、产业、教育、文化、旅游、科技等多领域深度合作,拓展合作发展新空间,加快建设中欧(柳州)合作示范区,中德(柳州)工业园,推动签约项目尽快落地,加强中意国际科技产业园规划研究。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以产业承接融入为重点,加强与大湾区产业融合、互补、联动式发展。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珠江-西江经济带、粤桂黔高铁经济带、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区域合作对外开放平台,推动对外开放往更大范围、更宽领域、更深层次的方向走。加快企业“走出去”步伐,支持汽车、机械等优势产品开拓“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市场,支持商用车开拓北方市场,支持汽车零部件企业开拓区外主机厂配套市场,推动对外贸易稳中提质。加强与佛山、绵阳两市的跨区域交流合作,加快多层次、宽领域对口合作,促进资源共享、园区共建,实现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围绕“强龙头、补链条、聚集群”,大力开展招商引资工作,积极引入汽车、钢铁、机械、化工及日化、轻工等产业链项目,竞相发展高端装备制造、新一代电子信息技术、节能环保、生物与制药、生产性服务业等新技术、新业态,通过建链、补链补齐产业短板,通过延链、强链发挥产业优势,加速新旧动能转换,构建新的产业体系。力争全年新引进项目280个,总投资超过1000亿元;其中工业项目不低于168个,总投资超过200亿元。

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以建设全国性综合交通枢纽为契机,构筑干线交通、城际交通、市域交通与市内交通有机衔接、高效运转的现代化快速交通网络体系。巩固铁路枢纽地位,开展柳州高铁东站规划选址,新开工衡柳铁路提速改造、柳州枢纽改造等项目,争取开工建设柳州至梧州至广州铁路项目,竣工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项目。大力推进西鹅铁路物流中心、宁铁汽车工业物流园、高铁物流基地、官塘多式联运基地、雒容铁路物流基地“一核一园三基地”柳州铁路港建设,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上重要的铁路货运枢纽,打造辐射中南、西南、珠三角的陆港型和生产服务型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构建便捷畅通高效的公路运输网络,全面推进柳州经合山至南宁、融安至从江(一期)、桂林至柳城、融水至河池等一批高速公路建设。加快普通国省道公路网建设,积极推进G357永福百寿至融安浮石二级公路、雒容至东泉等公路项目建设。进一步提高路网密度和道路等级,提升市域内路网通达通畅水平。建设西江黄金水道航运枢纽,大力推进洋溪水利枢纽和梅林航电枢纽建设,推进红花二线船闸建设,加快江口、阳和等作业区建设,不断提升柳江航运能力。继续开展柳州机场发展研究,完善机场配套建设,推进通用航空机场布局建设。

(五)聚焦绿色转型发展,加快美丽柳州建设步伐。以新思想指导新实践,以新理念引领新发展,坚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用绿色发展理念引领高质量转型发展,加快建设美丽宜居城市步伐。

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制度。严守生态红线、总量控制、明确正负面清单,加快建立系统完善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实行最严格的源头保护、损害赔偿和责任追究制度,引导、规范和约束各类开发、利用、保护自然资源的行为,探索建立绿色发展长效机制,以严格的制度体系保护生态环境。深入落实主体功能区规划,统筹划定落实三条控制线,加快构建“多规合一”国土空间规划、“全域管控”国土空间用途管制和“一体修复”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护三大体系。围绕修山、治水、护渠、复绿、整地、增湿、除污,统筹推进实施国土综合整治、山体修复类、水生态修复类、林草生态修复类和土地质量修复类等重点项目。加强环境监管执法,对造成生态环境损害的责任者严格实施赔偿制度,推行环保公益诉讼,实行生态环境损害责任终身追究制,完善环境监管执法体制。

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打好蓝天、碧水、净土保卫战,落实大气、水、土壤污染防治行动计划,实施“蓝天工程”“绿水工程”,严格落实河长制,全面落实“土十条”。强化大气污染防治,推进完善全市大气污染防治工作长效机制。优化工作模式,完善污染应对快速响应机制,以扬尘治理、秸秆禁烧、烟花爆竹禁放等为重点,开展大气污染综合治理。强化源头治理,加快推动钢铁产业向绿色、提质、增效的转型。做好生活垃圾分类和资源化利用。坚决打赢蓝天保卫战,力争市区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率稳定达到88%以上。强化水污染防治,扎实推进河长制,加快工业、农业、生活污染源和水生态系统整治,推进静脉产业园、餐厨垃圾资源化利用和无害化处理工程、石碑坪等乡镇污水处理工程建设。持续加强柳江流域环境综合整治,加强饮用水源保护,巩固提升水环境质量。打好土壤污染防治攻坚战,以土壤污染综合防治先行区为契机,大力推进整县高标准基本农田工程三期项目建设,持续推进耕作层土壤剥离利用,提高耕地质量,加快土壤风险管控及修复项目和污染土壤无害化处置中心建设,严格管控涉重金属行业企业污染,有效管控农用地和城市建设用地土壤环境风险。

积极发展绿色循环产业。加快推进汽车、钢铁、机械制造、化工、建材、制糖、林浆纸等行业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循环型工业体系。实施生态农业畜牧业循环提升工程,促进农业绿色安全、提质增效和可持续发展。推进种植业、畜牧水产业、林业循环经济发展,打造种植养殖—农林产品加工—副产品综合利用—农产品物流循环型产业链条,加快构建循环型农业体系。推进交通运输、商贸物流、旅游休闲、通信服务等领域循环经济发展,加快构建循环型服务业体系。全力抓好节能减排降耗,抓好项目节能审查和监管,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节能降耗。有序推进风力发电、太阳能、生物能等清洁能源项目建设。稳步推进低碳城市建设,推进碳交易市场建设,加强降碳交流合作。

(六)聚焦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持续提升人民福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聚焦民生问题找准切入点,集中兵力打赢深度贫困歼灭战,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千方百计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操心事、烦心事、揪心事,使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聚焦“两不愁三保障”,大力推进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深化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三保障”和饮水安全“四大战役”,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综合保障扶贫“三大提升行动”,强化精准施策、精准帮扶。着力发展经济林木、乡村旅游等长效产业,大力发展鸡、猪等养殖、林下经济等短平快产业,发展壮大水果、油茶等特色产业。因地制宜,因村施策,不断拓宽村集体经济收入渠道,发展壮大贫困村集体经济,确保2020年底所有已脱贫和计划脱贫的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5万元以上。统筹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工作,大力推动“微田园、微车间、微市场”建设,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深入推进“百企扶百村”精准扶贫行动,引导民营企业积极开展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营造全社会支持扶贫的良好氛围。实施挂图作战,针对尚未脱贫的贫困县、贫困村、贫困人口开展地毯式大排查,整合全市资源,集中攻坚,确保剩余的1.9万贫困人口全部脱贫、68个贫困村脱贫出列、融水县、三江县脱贫摘帽,确保完成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圆满收官。

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实施就业优先政策,统筹推进高校毕业生、贫困劳动力等重点群体就业工作,稳定就业总量。大力实施万千学子入柳计划和三年百万青年见习计划,推动“双创”三年行动计划提档升级,推进职业技能培训提质扩面,加快建设创业孵化基地、农民工创业园,改善就业结构,提升就业质量。继续实施城乡居民收入倍增计划,进一步拓宽城乡居民增收渠道,确保全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9%。进一步抓好人才工作,加快人才公寓建设,持续推进人才新政落地见效。巩固完善以基本养老、基本医疗等为基础的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实施全民参保登记计划,建成公平、统一、规范的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体系。开展生育保险和职工医疗保险“两险合一”工作,执行新的城乡居民大病保险政策,提高大病保险保障水平。健全劳动关系矛盾调处机制,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从源头上杜绝农民工工资拖欠问题。建立完善的覆盖城乡的社会救助网络,完善救助工作机制,做好医疗、就业、教育、自然灾害等方面社会救助工作。完善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实现与贫困县基本并轨,保障困难群众基本生活。大力支持慈善事业发展,加快完善残疾人生活保障制度、流浪未成年人救助制度、困难学生教育救助制度,构建保基本、广覆盖的社会救助网络。加快棚户区改造建设,实现棚户区改造新开工11020套以上。着力培育和发展租赁住房,构建多层次的住房保障体系,切实解决中等偏下收入家庭住房困难的问题。坚持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定位,着力加大土地供应,稳地价稳房价稳预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做好重要民生商品保供稳价工作,加强价格监测分析预警,保持物价总体稳定。

增强公共服务产品供给。统筹发展教育事业,实施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加快推进学院路幼儿园、鹿山幼儿园等13所幼儿园建设并交付使用,不断扩大优质学前教育资源,力争学前三年毛入园率达到90%以上、普惠性幼儿园覆盖率达到80%,公办幼儿园在园幼儿占比原则上达到50%。推进义务教育迈向优质均衡,实施高中段学校攻坚计划,开工建设北部生态新区实验中学、市民族高中迁建项目,加快建设融安县高速新区第一初级中学、柳江新高中等项目,竣工北部生态新区实验小学、滨江路中学等项目。以争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为契机,加快市第二职业技术学校改扩建、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北校区等项目建设,竣工广西(柳州)职业技能公共实训基地,做好广西科技大学鹿山学院转设柳州工学院各项工作,培育一批发挥示范引领作用的产教融合型行业和产教融合型企业,促进教育链、人才链、产业链有机衔接。扎实推进精神文明建设各项工作,积极创建全国文明城市。繁荣文化事业,加快图书馆新馆、群众艺术馆新馆、柳东新区文化广场建设。加强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实施柳州旧机场、抗战纪念园综合博物馆等文物维修工程。统筹体育事业发展,加快城区体育园、鹿寨县体育公园、三江县文体中心建设,不断提升体育公共产品供给能力。加快发展卫生事业,大力推进城市公立医院能力提升工程行动计划,推进三江县中医医院侗医馆综合楼、市中西医结合医院迁建、燎原医院等一批医疗项目加快建设,实现市工人医院总院搬迁项目、柳钢新门诊综合大楼等一批医疗项目竣工投入使用。继续推进养老服务业综合改革试验区建设,创新发展模式和服务供给方式,重点推进柳东新区颐养中心、柳江区健康养老综合服务中心等一批养老项目建设,加快养老事业发展。

(七)聚焦描绘发展蓝图,高质量编制“十四五”规划。“十四五”规划是在“两个百年”历史交汇期的重要规划,是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第一个五年规划。“十四五”时期,柳州正处于推进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打造万亿工业强市全面攻坚阶段,处于加快“三大建设”,全面对接粤港澳大湾区和西部陆海新通道建设,打造“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机遇期,外部环境可能更加复杂,不确定性和挑战更多,人民对美好生活有更多期盼。必须深入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精神,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落实高质量发展要求,理顺规划关系,统一规划体系。必须坚持下位规划服从上位规划、下级规划服务上级规划、等位规划相互协调,建立以发展规划为统领,以空间规划为基础,以专项规划、区域规划为支撑,由市、县(区)两级规划共同组成,定位准确、边界清晰、责权统一、相互衔接的规划体系。必须把重大问题研究透,把问题理清楚,把对策想明白,在认真对“十三五”规划实施情况进行总结评估和深入调查研究、广泛征求意见、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科学提出我市未来五年发展思路和目标,力争编制一个体现新时代精神、经得起历史和实践检验、人民群众满意的“十四五”规划,及时提交市人民代表大会审议。

 

 

 

 

 

 

 

 

公开方式:主动公开

 

 

送:市委办、市人大办、市政协办。

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2020214日印发

返回 历史规划(归档供查阅:归档时间2020年12月1日)

首页

走进柳州

信息公开

办事服务

互动回应

数据专题

柳政办〔2020〕8号 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柳州市202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报告》的通知

信息来源:柳州市人民政府办公室

发布日期: 2020-02-14 09:48

分享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