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对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2271号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
关于对自治区十三届人大五次会议第2022271号代表建议的办理情况
信息来源:柳州市人民政府 发布日期:2022-07-01 17:28 【字体:小中大】
建议内容:关于修建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乡镇焦柳铁路沿线铁路交通涵洞、便桥和便道等便民设施的建议
一、事由
2017年12月29日,焦柳铁路怀化至柳州段电气化改造工程破土动工,该工程在原焦柳铁路的基础上进行改造,线路自湖南省怀化市通道侗族自治县塘豹站至柳州南站,全长约268公里,按国铁I级单线铁路标准建设。设计时速维持原120公里/小时不变,牵引质量提升至4000吨 ,建设工期3年,计划2020年全线开通电气化。焦柳铁路电气化改造工程是中西部地区通向华南深水港口的出海通道的重要组成部分,该工程的建设,对于提高运输效率,降低运输成本,贯彻国家能源结构调整战略,实施国民经济和环境可持续发展战略,该工程建成后柳州铁路运输枢纽地位将得到进一步提升。但因焦柳线铁路电气化改造后铁路实行全封闭管理,将沿线三江县境内乡镇(八江镇、古宜镇、程村乡、老堡乡、丹洲镇)部分村屯与耕地山林分隔开,由于没有建设有交通运输涵洞、便桥和便道,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横穿铁路,较大的影响了群众的农业产业发展和生产出行,存在极大的安全隐患。如:据初步统计,程村乡两个行政村6个自然屯近千户逾四千人受此影响。其中,头坪村4个自然屯640多户2400多人,9000多亩山林的杉树、竹子、油茶树等难以砍伐、采摘,导致无法实现经济价值,300多亩茶叶难以采摘,400多亩水田旱地难以耕作导致撂荒;泗里村3个自然屯550多户1600多人,6000多亩山林的杉树、竹子、油茶树等难以砍伐采摘导致无法实现经济价值,200多亩水田旱地难以耕作导致撂荒。
二、分析原因,解决问题的必要性或依据
当地政府和群众反映:铁路部门在规划设计时,没有能充分征求当地群众的意见建议,没有充分考虑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需求,没有能与当地政府进行充分的沟通交流等。
铁路沿线的乡村振兴工作是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组织部分,铁路沿线的乡村产业发展、风貌提升、交通便捷、生活幸福等,更能体现党中央和国务院乡村振兴战略的政治效果和社会效果、经济效果。铁路部门应加大投入,并与当地政府共同谋划铁路沿线的交通路网建设,方便群众生产生活,切实为民办实事。体现出铁路部门的责任与担当。
三、具体的要求、建议或办法措施
该段铁路2020年完成电气化改造,升级为全封闭的电气化铁路线,火车速度更快,更快速安全的铁路运输给国家和社会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更进一步的加剧了这部分群众劳作难、出行险、收入低的情况,群众意见非常之大。
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切实维护铁路沿线群众的利益,促进产业发展,巩固脱贫成果,推进乡村振兴,增加农民收入,消除安全隐患。建议全线排查群众需求,科学谋划、合理安排,修建三江县境内乡镇焦柳铁路沿线铁路交通涵洞、便桥和便道等便民设施。如:程村乡头坪村、泗里村等10个自然屯选址修建5个交通涵洞,老堡乡漾口村、老堡村、塘库村等8个自然屯选址修建5个交通涵洞、3座便桥和6条便道等。
承办单位: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柳州市政府协办
办理答复情况:
柳州市人民政府关于自治区十三届人大
五次会议第2022271号代表建议协办意见的函
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
自治区第十三届人大第五次会议期间,××代表提出了关于修建三江侗族自治县境内乡镇焦柳铁路沿线铁路交通涵洞、便桥和便道等便民设施的建议,该建议由中国铁路南宁局集团有限公司主办,我市协办。经研究,现提出协办意见如下:
一、代表建议反映问题的核实情况
焦柳铁路电气化改造2017年开始实施,项目经过三江县境内共86公里,涉及6个乡镇22个行政村36个自然屯。在焦柳铁路经过电气化改造之后,铁路沿线实行全封闭管理,将沿线三江县境内乡镇部分村屯与耕地山林分隔开,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横穿铁路,较大影响了群众的生产和生活出行,也存在着极大的安全隐患。相比于改造之前,三江县内焦柳铁路沿线增设了11道通道(交通涵),这些通道宽4米、高4.5米,但通道空间布置及数量未满足群众生产生活出行的基本需要,有些村屯的群众需要绕行较远的路程才能穿过通道,极为不便。
二、我市调研摸底情况及初步解决方案
我市主动与代表沟通,积极开展调查,组织市交通运输局、市重点办等市直部门以及三江县政府进行实地调研,走访沿线乡镇、村委,与沿线群众交流,拟制初步解决方案。
经过研究,我市认为三江县内铁路沿线较长,11个涵洞不能够满足群众出行的需求,确有必要增设下穿涵洞和上跨便桥等交通设施。同时,三江县政府及铁路沿线乡镇、村委提议增加的61处跨铁交通设施所需投资较大,而交通流量较小,经济投入与社会效益产出不成比例。经过初步的交通流量调查和分析论证,我市建议在已有15个跨铁通道的基础上,在沿线22个建制村再各增加一个通道(交通涵)或便桥等设施,使得86公里铁路沿线跨铁路便民设施总数达到37个,平均2.3公里一个,接近高速公路非高架桥路段设置通道的平均间距,能够基本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的出行需求。
三、有关建议
(一)由于三江县地处山区,铁路沿线道路环境情况较为复杂,建议铁路运输企业(铁路运营管理单位)商我市再次现场沿线实地调研,制定切实可行的方案设置便民设施,满足铁路沿线群众的出行需求。
(二)建议铁路运输企业(铁路运营管理单位)在三江县召开建议办理座谈会,与提出建议的自治区人大代表进行面对面交流,充分了解人大代表意图,认真听取意见建议。
(三)建议铁路运输企业(铁路运营管理单位)充分走访铁路沿线乡镇、村委及当地村民,认真听取基层人民群众的声音,深入了解群众生产生活出行的具体需求,在考虑其合理性、经济性的基础上,尽可能满足当地群众生产生活出行的需要。
(四)建议铁路建设参照高速公路的规划建设模式,将通道的设置问题纳入到主线规划设计中提前统筹解决,充分听取地方政府及沿线群众意见,按照设计标准以及沿线群众生产生活出行需求设置,并纳入项目投资同步建设,避免事后补救现象发生。
(五)建议参照三江模式解决沿线的融安、融水、柳城等县的跨铁通道问题。
专此函达。
柳州市人民政府
2022年5月16日